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纳米氧化硅与一维纳米氧化硅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普通球状纳米氧化硅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一维纳米氧化硅的制备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一维纳米氧化硅的表征 | 第17-18页 |
·一维纳米氧化硅的光致发光性能 | 第18-19页 |
·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的制备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超声化学法 | 第20-21页 |
·预处理-化学镀法 | 第21-23页 |
·自组装-化学镀法 | 第23-25页 |
·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纳米壳层在免疫测定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纳米壳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纳米壳层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纳米壳层在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 第29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氧化硅纳米线的制备、表征及其形成机理 | 第31-53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32-33页 |
·制备方法 | 第33页 |
·表征分析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51页 |
·纤蛇纹石的描述 | 第34-36页 |
·纤蛇纹石纳米纤维与氧化硅纳米线的表征分析 | 第36-44页 |
·纤蛇纹石酸浸制备氧化硅纳米线的机理 | 第44-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化学镀银体系的溶液化学计算 | 第53-83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绘制原理 | 第54-57页 |
·离子分布图与浓度对数图 | 第54-55页 |
·电位-pH图 | 第55-57页 |
·溶液化学位图绘制 | 第57-80页 |
·Sn-H_2O体系的溶液化学位图 | 第57-64页 |
·Ag-H_2O体系的溶液化学位图 | 第64-68页 |
·NH_3-H_2O体系的溶液化学位图 | 第68-70页 |
·Ag-NH_3-H_2O体系的溶液化学位图 | 第70-77页 |
·HCHO-H_2O体系相关的电位-pH图 | 第77-8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2页 |
·Sn-H_2O系 | 第80页 |
·Ag-H_2O系 | 第80页 |
·NH_3-H_2O系 | 第80-81页 |
·Ag-NH_3-H_2O系 | 第81页 |
·HCHO-H_2O系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四章 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制备、表征及其消光性能 | 第83-108页 |
·引言 | 第83页 |
·实验部分 | 第83-87页 |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83-84页 |
·制备方法 | 第84-86页 |
·表征分析 | 第86-8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7-106页 |
·直接化学镀法产物的形貌表征 | 第87-92页 |
·直接化学镀法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92页 |
·预处理-化学镀法产物的形貌与成分表征 | 第92-100页 |
·预处理-化学镀法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100-104页 |
·化学镀银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第104-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消光性能模拟 | 第108-136页 |
·引言 | 第108-109页 |
·理论基础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第109-111页 |
·理论基础Ⅱ——离散偶极近似理论 | 第111-112页 |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112-135页 |
·球状银纳米粒子的消光性能 | 第112-115页 |
·球状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消光性能 | 第115-121页 |
·一维银纳米粒子的消光性能 | 第121-128页 |
·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消光性能 | 第128-133页 |
·理论光谱与实测光谱的比较研究 | 第133-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6-138页 |
·主要结论 | 第136-137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5页 |
致谢 | 第155-1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