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7-10页 |
·外资并购的内涵 | 第7-8页 |
·公司治理的内涵 | 第8-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并购与股权结构的关系及实证综述 | 第11-12页 |
·并购对管理者约束性更迭的影响及实证综述 | 第12-14页 |
·并购与董事会结构的关系及实证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第2章 外资并购影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机理分析 | 第18-28页 |
·并购能够改善目标公司治理的理论解释 | 第18-20页 |
·并购降低代理成本 | 第18-19页 |
·并购提高被收购公司的效率 | 第19页 |
·并购保护小股东的权益 | 第19-20页 |
·并购发挥激励的作用 | 第20页 |
·并购对公司治理存在相反作用的理论 | 第20-22页 |
·管理者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 第21页 |
·自负理论 | 第21-22页 |
·国内外主要的公司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2-24页 |
·国外公司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2-23页 |
·国内公司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3-24页 |
·外资并购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路径 | 第24-28页 |
·外资并购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 | 第25页 |
·外资并购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影响 | 第25-26页 |
·外资并购对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影响 | 第26页 |
·外资并购对上市公司监事会的影响 | 第26页 |
·外资并购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影响 | 第26-27页 |
·外资并购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3章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分析 | 第28-41页 |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 | 第28-30页 |
·探索期 | 第28-29页 |
·培育期 | 第29页 |
·发展期 | 第29-30页 |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模式分析 | 第30-34页 |
·主要的并购模式 | 第30-33页 |
·可能采用的新模式 | 第33-34页 |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34-41页 |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分析 | 第34-38页 |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 | 第38-41页 |
第4章 外资并购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1-54页 |
·公司治理结构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41-44页 |
·股权结构指标 | 第41-42页 |
·董事会指标 | 第42页 |
·股东大会指标 | 第42-43页 |
·监事会指标 | 第43页 |
·管理层指标 | 第43页 |
·信息披露指标 | 第43-44页 |
·样本公司选取及其相关数据的初步分析 | 第44-45页 |
·因子分析 | 第45-50页 |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 | 第50-54页 |
·研究样本总体 | 第50页 |
·并购模式差异性 | 第50-52页 |
·行业差异性 | 第52-54页 |
第5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4-60页 |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政策与建议 | 第54-58页 |
·政府层面 | 第55-56页 |
·行业层面 | 第56页 |
·企业层面 | 第56-58页 |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58-59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