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第13-17页 |
1.2.1 3D打印课程与网络教学平台在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第13页 |
1.2.2 “3D打印课程”实施研究基本情况 | 第13页 |
1.2.3 “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研究基本情况 | 第13-14页 |
1.2.4 “3D打印课程”与“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成果 | 第14-15页 |
1.2.5 关于网络环境下的3D打印课程教学的困难 | 第15-16页 |
1.2.6 关于网络环境下的3D打印课程教学的改进策略 | 第16页 |
1.2.7 网络环境下的3D打印课程教学的预期效果 | 第16-17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1.4 拟采取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的设计与应用 | 第18-20页 |
1.5 本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20页 |
1.5.1 本课特色 | 第20页 |
1.5.2 创新之处 | 第20页 |
1.6 研究框架介绍 | 第20-21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3D打印课程教学设计需求分析 | 第22-26页 |
2.1 3D打印课程教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 第22-23页 |
2.1.1 3D打印技术与教育应用 | 第22页 |
2.1.2 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的需要 | 第22页 |
2.1.3 网络教学平台与3D打印课程相结合 | 第22-23页 |
2.2 3D打印课程教育待解决的三个需求论证 | 第23-24页 |
2.2.1 3D打印课程的教学目的 | 第23页 |
2.2.2 3D打印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欠缺 | 第23-24页 |
2.2.3 3D打印课程中教学方法 | 第24页 |
2.3 3D打印课程教学过程需求创新的教学模式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平台的选择 | 第26-41页 |
3.1 混合学习定义和相关理论 | 第26-35页 |
3.1.1 混合学习的定义 | 第26页 |
3.1.2 混合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26-33页 |
3.1.2.1 移动学习 | 第26-30页 |
3.1.2.2 翻转课堂 | 第30-31页 |
3.1.2.3 人文主义学习理论 | 第31-32页 |
3.1.2.3 自主学习学习理论 | 第32-33页 |
3.1.3 混合学习的教学环节 | 第33-35页 |
3.2 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与应用 | 第35-39页 |
3.2.1 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概述 | 第35-36页 |
3.2.2 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操作和应用 | 第36-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网络环境中的3D打印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 第41-56页 |
4.1 3D打印课程教学研究实践的基本情况 | 第41页 |
4.2 网络平台与教学环境的准备 | 第41-42页 |
4.3 网络环境中的3D打印课程教学设计前端分析 | 第42-50页 |
4.3.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第42-47页 |
4.3.2 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 | 第47-49页 |
4.3.3 学习环境分析 | 第49-50页 |
4.4 实施过程 | 第50-55页 |
4.4.1 课前准备阶段 | 第50-51页 |
4.4.2 课中学习阶段 | 第51页 |
4.4.3 课后评价阶段 | 第51-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案例研究 | 第56-61页 |
5.1 课程分析 | 第56-57页 |
5.2 教学方案设计——《多啦A梦泡泡秀》 | 第57-60页 |
5.2.1 概述 | 第57页 |
5.2.2 教学目标 | 第57-58页 |
5.2.3 学习者特征分析 | 第58页 |
5.2.4 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设计 | 第58页 |
5.2.5 学习情境创设 | 第58-59页 |
5.2.6 学习评价设计——测试工具与内容 | 第59-60页 |
5.2.7 教学总结 | 第60页 |
5.2.8 教学反思 | 第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6.2 创新点 | 第61-62页 |
6.3 研究总结 | 第62页 |
6.4 研究不足 | 第62-64页 |
6.4.1 学生管理功能 | 第63页 |
6.4.2 学习监督功能 | 第63页 |
6.4.3 作业测试功能 | 第63页 |
6.4.4 推送次数受限 | 第63-64页 |
6.5 未来展望 | 第64-65页 |
6.5.1 构建微信与微信公众平台补充平台 | 第64页 |
6.5.2 尝试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 第64页 |
6.5.3 构建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一 | 第68-71页 |
附录二 | 第71-73页 |
附录三 | 第73-74页 |
附录四 | 第74-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