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6-7页 |
·研究背景 | 第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6页 |
·研究思路 | 第6-7页 |
2 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 | 第7-20页 |
·兼并收购的定义 | 第7页 |
·兼并 | 第7页 |
·收购 | 第7页 |
·兼并收购的类型 | 第7-10页 |
·按照收购方与被收购方的行业关联性分类 | 第8-9页 |
·按其他特性分类 | 第9-10页 |
·兼并收购的理论依据 | 第10-13页 |
·效率理论 | 第10页 |
·协同效应理论 | 第10-11页 |
·价值低估理论 | 第11-12页 |
·信息与信号理论 | 第12页 |
·代理理论和管理主义理论 | 第12页 |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 | 第12页 |
·市场势力理论 | 第12-13页 |
·税负考虑 | 第13页 |
·多样化经营理论 | 第13页 |
·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 | 第13-15页 |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 第13-14页 |
·把并购作为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模式 | 第14页 |
·培养和发展核心竞争力 | 第14页 |
·其他并购动因 | 第14-15页 |
·并购的发展历程与我国并购的发展历程 | 第15-20页 |
·现代并购的起源及发展 | 第15-17页 |
·我国企业并购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第17-20页 |
3 上汽集团与重庆红岩公司简介 | 第20-28页 |
·上汽集团的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上汽集团的国内并购行动 | 第23-26页 |
·上汽收购仪征 | 第23-24页 |
·上汽收购五菱 | 第24-25页 |
·上汽收购烟台大宇和沈阳金杯通用 | 第25-26页 |
·重庆红岩公司概况 | 第26-28页 |
4 上汽集团并购重庆红岩公司的动因分析 | 第28-34页 |
·上汽集团的战略转型 | 第28-31页 |
·中国的乘用车行业暴利不再,商用车行业蓬勃兴起 | 第28-30页 |
·乘用车主业地位突出对上汽集团而言是现时的优势,也是今后发展的挚肘 | 第30-31页 |
·上汽集团开始战略转型 | 第31页 |
·上汽集团应对行业竞争的需要 | 第31-34页 |
·国际商用车巨头已经开始国内的业务拓展 | 第31-33页 |
·国际大型汽车集团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商用车部门 | 第33-34页 |
5 上汽集团对重庆红岩公司的并购过程分析 | 第34-39页 |
·收购项目策划与尽职调查 | 第34-37页 |
·收购“窗口” | 第34-35页 |
·收购项目先期调查及策划 | 第35-36页 |
·尽职调查 | 第36-37页 |
·项目谈判及股权交割 | 第37-39页 |
6 并购后的内部整合策略 | 第39-47页 |
·百日整合 | 第39-40页 |
·建立新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愿景 | 第40-41页 |
·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员工尤其是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 第41-42页 |
·建立企业新的制度体系 | 第42页 |
·与金融机构重建合作关系 | 第42-43页 |
·建设新基地,开发新系列产品 | 第43-47页 |
7 结论与启示 | 第47-50页 |
·以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收购者必须对自身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 第47-48页 |
·尽职调查是项目真正成功的基础 | 第48-49页 |
·整合是对项目成功的最大考验 | 第49-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