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1页 |
1 引言 | 第14页 |
2 植物对病原菌的适应性响应机制 | 第14-18页 |
·次生代谢变化 | 第15页 |
·细胞壁组分及生理生化变化 | 第15-17页 |
·细胞壁木质化作用 | 第15-16页 |
·细胞壁角质化、栓化及胼胝质的积累 | 第16页 |
·植物保卫素的合成与积累 | 第16页 |
·细胞壁中蛋白质类物质的变化 | 第16-17页 |
·寡聚糖与植物抗病性 | 第17页 |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氧化突发的启动与发生 | 第17-18页 |
3 水杨酸与植物抗病性 | 第18-23页 |
·水杨酸 的作用 | 第19-21页 |
·水杨酸是植物抗病反应中的重要信号分子 | 第19页 |
·水杨酸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 | 第19-21页 |
·水杨酸的作用机理 | 第21-22页 |
·水杨酸的作用模式 | 第21页 |
·水杨酸是一种可以长距离传导的积累信号分子 | 第21-22页 |
·水杨酸与茉莉酸在抗病信号转导中的相互关系 | 第22-23页 |
4 Ca~(2+)-CaM 系统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信号功能 | 第23-27页 |
·植物细胞中 Ca~(2+)的分布及其含量调控 | 第23页 |
·Ca~(2+)是植物抗病反应中重要的信号分子 | 第23-24页 |
·Ca~(2+)调节的蛋白激酶 | 第24-25页 |
·植物钙调节蛋白的作用 | 第25-26页 |
·在抗病信号转导中 Ca~(2+)与其它抗病信号物质的相互关系 | 第26-27页 |
5 甜菜丛根病概述 | 第27-29页 |
·甜菜丛根病的发生、危害及病症 | 第27-28页 |
·甜菜丛根病研究进展 | 第28页 |
·基因工程在甜菜抗丛根病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6 本课题研究简介 | 第29-31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9-30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0页 |
·研究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抗病性鉴定 | 第31-39页 |
1 田间实验材料抗病性鉴定 | 第31-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测定项目及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病情指数调查 | 第32页 |
·病毒含量测定 | 第32-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不同甜菜品种病情指数分析 | 第34-35页 |
·甜菜块根病毒含量分析 | 第35页 |
2 室内实验材料抗病性鉴定 | 第35-36页 |
·室内接种鉴定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3 小结 | 第36-39页 |
第三章 细胞壁中过氧化氢与甜菜抗丛根病的关系 | 第39-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试验地设置 | 第39-40页 |
·田间取样 | 第40页 |
·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甜菜块根细胞壁的制备 | 第40页 |
·细胞壁中H_2O_2含量的测定 | 第40页 |
·细胞壁中抗氧化酶SOD、POD 活性的测定 | 第40-41页 |
·细胞壁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细胞壁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BNYVV 对甜菜块根细胞壁 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H_2O_2标准曲线 | 第41页 |
·BNYVV 对甜菜块根细胞壁 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BNYVV 对甜菜块根细胞壁抗氧化酶 SOD、POD 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BNYVV 对甜菜块根细胞壁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BNYVV 对甜菜块根细胞壁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6页 |
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水杨酸与甜菜抗丛根病的关系 | 第47-62页 |
1 BNYVV 对甜菜内源水杨酸及防御酶系统的影响 | 第48-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8-50页 |
·SA 含量的测定 | 第48-49页 |
·其它相关指标的测定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BNYVV 对甜菜内源SA 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BNYVV 对甜菜块根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BNYVV 对甜菜块根CAT 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BNYVV 对甜菜块根PAL 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BNYVV 对甜菜块根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2 BNYVV 对甜菜病程相关蛋白的影响 | 第55-61页 |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55-57页 |
·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 第55页 |
·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 | 第55-56页 |
·RNA 提取及检测 | 第56页 |
·cDNA 合成 | 第56页 |
·RT-PCR 引物设计 | 第56-57页 |
·目的基因的 RT-PCR 扩增 | 第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BNYVV 对甜菜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BNYVV 对甜菜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8页 |
·BNYVV 对甜菜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8-59页 |
·BNYVV 对甜菜β-1,3-葡聚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1页 |
3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Ca~(2+)—CaM 系统与甜菜抗丛根病的关系 | 第62-78页 |
1 钙、钙调素抑制剂对田间甜菜抗丛根病的影响 | 第62-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实验材料 | 第62-63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63-64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4-69页 |
·Ca~(2+)、CaM 抑制剂对甜菜 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Ca~(2+)、CaM 抑制剂对甜菜 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Ca~(2+)、CaM 抑制剂对甜菜抗氧化酶统的影响 | 第66-67页 |
·Ca~(2+)、CaM 抑制剂对甜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67-69页 |
2 钙、钙调素抑制剂对室内 BNYVV 摩擦接种的甜菜抗丛根病的影响 | 第69-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实验材料 | 第69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69-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4页 |
·钙、钙调素抑制剂对甜菜抗 BNYVV 过程中 H_2O_2含量及 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70-71页 |
·钙、钙调素抑制剂对甜菜抗 BNYVV 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71-72页 |
·钙、钙调素抑制剂对甜菜抗 BNYVV 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72-73页 |
·BNYVV 对甜菜不同品种 CaM 含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3 讨论 | 第74-75页 |
4 小结 | 第75-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1页 |
1 结论 | 第78-80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7页 |
附图 | 第97-110页 |
附图说明 | 第110-112页 |
作者简介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