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引言 | 第8-9页 |
·排放法规概述 | 第9-10页 |
·内燃机新技术 | 第10-11页 |
·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技术 | 第11-13页 |
·电控高压共轨技术介绍 | 第11页 |
·典型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 第11-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本课题选题背景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3 排放的技术路线分析 | 第14-20页 |
·国3 排放的主流技术路线分析概述 | 第14-15页 |
·控制车用柴油机NOX 排放的技术措施 | 第15页 |
·EGR 技术降低 NOX的机理 | 第15-16页 |
·SCR 技术降低 NOX的机理 | 第16-17页 |
·应用高压共轨技术直接降低 NOX 的机理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基于高压共轨系统的燃烧开发方案设计 | 第20-36页 |
·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形成 | 第20-29页 |
·一氧化碳(CO)的生成机理分析 | 第20-21页 |
·碳氢化合物(HC)的生成机理分析 | 第21页 |
·氮氧化物(NO_X)的生成机理分析 | 第21-22页 |
·微粒和碳烟的生成机理分析 | 第22-29页 |
·柴油机的排放趋势的分析 | 第29-31页 |
·运转参数的影响 | 第29-30页 |
·燃油系统设计参数对排放的影响 | 第30-31页 |
·基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燃烧方案设计 | 第31-35页 |
·燃烧方案设计 | 第31-33页 |
·喷嘴锥角 | 第31页 |
·喷油嘴突出高度 | 第31页 |
·涡流比 | 第31-32页 |
·喷油压力 | 第32页 |
·喷油规律 | 第32-33页 |
·燃烧开发 DOE 设计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排放控制策略与标定优化研究 | 第36-44页 |
·燃油喷射参数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 | 第36-40页 |
·高压喷射 | 第36-37页 |
·喷油速率控制 | 第37页 |
·控制喷油正时 | 第37-38页 |
·改进喷油嘴结构 | 第38-39页 |
·实行多次喷射 | 第39-40页 |
·高压共轨柴油机实现预喷射的作用和意义 | 第40-41页 |
·标定优化方案的设计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高压共轨电控柴油机试验研究 | 第44-67页 |
·发动机台架试验 | 第44-64页 |
·喷嘴锥角确定 | 第46-47页 |
·喷嘴突出高度优化 | 第47-48页 |
·缸盖涡流比的优化 | 第48-50页 |
·排放点100%负荷轨压范围的优化 | 第50-51页 |
·排放工况A、B、C 转速部分负荷的轨压和正时的优化 | 第51-53页 |
·预喷对发动机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53-59页 |
·排放工况A、B、C 转速各负荷喷油规律的优化标定 | 第59-64页 |
·发动机台架结果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总结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