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论物权变动中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页
1. 关于物权变动中对第三人利益保护的概述第8-15页
   ·基本概念的介绍第8-12页
     ·物权第8-9页
     ·物权变动第9-10页
     ·物权变动模式第10-11页
     ·第三人第11-12页
   ·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第12-14页
     ·由物权法的功能决定了必须对第三人利益加以保护第12-13页
     ·市场经济的效率性和便捷性要求对第三人利益予以保护第13页
     ·法律的公平正义理念要求对第三人利益予以保护第13-14页
     ·交易安全要求对第三人利益予以保护第14页
   ·物权变动中对第三人利益保护的历史沿革第14-15页
     ·罗马法时期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第14-15页
     ·日耳曼法时期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第15页
     ·近现代大陆法系国家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第15页
2. 国外关于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第15-25页
   ·大陆法系国家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第15-22页
     ·法国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第16-18页
     ·德国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第18-21页
     ·瑞士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第21-22页
   ·英美法系国家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的保护第22-25页
     ·英美法系国家对动产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的保护第22-23页
     ·英美法系国家对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的保护第23-25页
3.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制度的学界争议及分析第25-31页
   ·学术界关于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制度的争议第25-26页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制度的学界争议的分析第26-31页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具体制度研究第27-31页
     ·结论第31页
4. 我国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完善第31-40页
   ·我国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第31-34页
     ·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主要采纳了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第31-32页
     ·公示原则和不动产登记的推定力第32-33页
     ·动产和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第33-34页
   ·对我国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的评析第34-39页
     ·对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评析第34-35页
     ·对公示公信原则的评析第35页
     ·对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评析第35-39页
   ·对我国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制度的完善建议第39-40页
     ·对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完善第39页
     ·增加动产占有的推定力的规定第39页
     ·对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法律研究
下一篇:我国《拍卖法》瑕疵担保免责条款研究--以“赝品”艺术品拍卖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