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导论 | 第10-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 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 第10-11页 |
2. 我国普通高中实践能力培养低效 | 第11-12页 |
3. 对普通高中实践能力的研究比较薄弱 | 第12-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高中生实践能力概述 | 第17-31页 |
(一) 高中生实践能力的内涵 | 第17-21页 |
1. 高中生的实践活动 | 第17-19页 |
2. 高中生实践能力 | 第19-21页 |
(二) 高中生实践能力的结构 | 第21-26页 |
1. 实践能力构成要素 | 第21-25页 |
2. 实践能力因素的内在逻辑 | 第25-26页 |
(三) 高中生实践能力的特点 | 第26-31页 |
1. 实践动机:动机水平较高 | 第26-28页 |
2. 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具备向高水平发展的物质基础 | 第28-29页 |
3. 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发展有待提高 | 第29-31页 |
二、普通高中培养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与特点 | 第31-44页 |
(一) 普通高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 第31-41页 |
1. 学科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 | 第31-34页 |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 第34-39页 |
3. 学生社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独特平台 | 第39-41页 |
(二) 普通高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特点 | 第41-44页 |
1. 具有较强的可控性 | 第41-42页 |
2. 培养的基础性 | 第42页 |
3. 培养的有限性 | 第42-44页 |
三、普通高中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44-54页 |
(一) 学科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44-47页 |
1. 学生的实践动机受到打压 | 第44-45页 |
2. 知识教学停留在符号层面 | 第45-46页 |
3. 过度重视书面文本信息 | 第46页 |
4. 教师培养实践能力意识淡薄 | 第46-47页 |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47-50页 |
1. 学生的实践兴趣被过度干涉 | 第47页 |
2. 课程实施善未探索出有效的途径 | 第47-49页 |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和社会支持不足 | 第49-50页 |
(三) 学生社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50-54页 |
1. 学校对社团管理的两级分化 | 第50-51页 |
2. 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化 | 第51-52页 |
3. 高中生社团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52-54页 |
四、普通高中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建议 | 第54-70页 |
(一) 寻求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学科教育 | 第54-59页 |
1. 调整完善学科教育目标 | 第54-56页 |
2. 推进学科深度教学 | 第56-57页 |
3.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信息教育 | 第57-58页 |
4. 引导学科教师提升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意识 | 第58-59页 |
(二) 切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 第59-66页 |
1. 加强学校课题选题集的建设 | 第59-60页 |
2.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建设 | 第60-61页 |
3. 构建符合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 | 第61-63页 |
4. 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 第63-66页 |
(三) 促进学生社团的合理发展 | 第66-68页 |
1.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宏观指引 | 第66-67页 |
2. 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实效性 | 第67-68页 |
3. 给予适度的资源保障 | 第68页 |
(四) 总体规划,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 | 第68-70页 |
1. 营造培养实践能力的良好氛围 | 第68-69页 |
2. 将各种培养途径有机结合起来 | 第69页 |
3. 适当开展职业指导 | 第69-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
附录1 问卷调查 | 第73-76页 |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 第76页 |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 第76-77页 |
后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