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学龄前流动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言第10-27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4页
  (一) 我国流动儿童群体数量庞大且处境不利第10-11页
  (二) 入学准备对儿童来说意义重大第11-13页
  (三) 研究者对流动儿童较为关注第13-14页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14页
 三、文献综述第14-25页
  (一) 关于入学准备定义的研究第14-15页
  (二) 关于儿童入学准备包含内容的研究第15-17页
  (三) 关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研究第17-19页
  (四) 关于家庭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研究第19-22页
  (五) 关于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研究第22-24页
  (六) 文献述评第24-25页
 四、概念界定第25-26页
  (一) 入学准备第25页
  (二) 流动儿童第25-26页
 五、研究的基本框架第26-27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27-34页
 一、研究目的第27页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7-30页
  (一) 人类发展生态学第27-29页
  (二) 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第29-30页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第30页
 四、研究方法第30-32页
  (一) 心理测验法第30-31页
  (二) 问卷法第31页
  (三) 访谈法第31-32页
 五、研究过程第32-34页
  (一) 学龄前流动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测验第32页
  (二) “幼儿入学准备家庭环境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第32页
  (三) 对学龄前流动儿童就读幼儿园园长及教师的访谈第32-33页
  (四) 数据的处理第33-34页
第三章 学龄前流动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考察分析第34-55页
 一、学龄前流动儿童整体入学准备水平的统计分析第34-37页
  (一) 入学准备的平均分数第34-35页
  (二) 入学准备成绩Z 分数各分数段的人数百分比第35页
  (三) 入学准备发展水平状况第35-36页
  (四) 小结第36-37页
 二、学龄前流动儿童入学准备不同领域准备状况的统计分析第37-52页
  (一) “学习方式”领域第37-40页
  (二) “认知与一般知识”领域第40-43页
  (三) “言语发展”领域第43-46页
  (四) “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领域第46-50页
  (五) “运动技能发展”领域第50-52页
 三、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四章 学龄前流动儿童处所背景的考察分析第55-80页
 一、对学龄前流动儿童家庭处所背景的考察分析第55-70页
  (一) 家庭静态资源系统的考察分析第55-63页
  (二) 家庭动态教养活动系统的考察分析第63-70页
  (三) 家庭处所背景特征第70页
 二、对学龄前流动儿童幼儿园处所背景的考察分析第70-80页
  (一) 幼儿园的基本情况第70-75页
  (二) 幼儿园的课程现状第75-77页
  (三) 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关于“入学准备”的观念第77-79页
  (四) 幼儿园处所背景特征第79-80页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第80-92页
 一、讨论第80-84页
  (一) 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状态令人堪忧第80-81页
  (二) 学龄前流动儿童家长和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较为片面第81页
  (三) 学龄前流动儿童家庭的文化资本较为薄弱第81-83页
  (四) 学龄前流动儿童所在幼儿园的软硬件条件差强人意第83-84页
  (五) 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审视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现状第84页
 二、相关的教育建议第84-90页
  (一) 改变学龄前流动儿童家长及教师关于入学准备的片面认识第85-86页
  (二) 普及学前期的入学准备评估,及时发现并补救儿童的准备不足状态第86-87页
  (三) 流动儿童家长应适当地增加家庭的教育支出,为子女提供充裕的教育资源.第87-88页
  (四) 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并实施针对学龄前流动儿童的早期教育干预项目第88-89页
  (五) 建议政府把学前一年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第89-90页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第90-92页
  (一) 本研究的局限第90-91页
  (二) 未来研究的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附录第96-104页
 附录一 儿童入学准备综合测评答案记录表第96-99页
 附录二 幼儿入学准备家庭环境问卷第99-103页
 附录三 幼儿园园长访谈提纲第103-104页
 附录四 幼儿园教师访谈提纲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教师工作敬业度调查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城市民办幼儿园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