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土改文学研究

内容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9-18页
    一 研究对象的提出、现状和意义第9-12页
    二 “情感政治”:土改文学研究的进入路径第12-18页
第一章 土改文学的发生第18-44页
    第一节 土改文学的生成和流变第18-27页
    第二节 土改文学不同阶段的历史呈现第27-41页
    总结 土改历史与文学叙事第41-44页
第二章 “翻身”与叙事(上)——土改文学的逻辑结构与叙事特征第44-90页
    第一节 以“翻身”为正义伦理的阶级化叙事第45-64页
    第二节 以“情感”为核心的互动叙事第64-77页
    第三节 以“类型”为特征的污名化叙事第77-83页
    第四节 以“大团圆”为结局的线性结构叙事第83-88页
    总结 “正典土改叙事”与新美学范式的确立第88-90页
第三章 “翻身”与叙事(下)——土改文学中的“情感政治”第90-125页
    第一节 情感:权力生成的人性依据第91-96页
    第二节 “劳动”的叙事意义第96-103页
    第三节 “土地”叙事与伦理第103-109页
    第四节 身份重构与阶级情感第109-115页
    第五节 故事“重述”与诉苦“归因”第115-123页
    总结 情感修辞与乡村政治第123-125页
第四章 拯救·家庭·情感——土改文学中的性别叙事第125-159页
    第一节 妇女解放话语之一:以“拯救”为逻辑第126-132页
    第二节 妇女解放话语之二:以“家庭”为窗口第132-145页
    第三节 妇女解放话语之三:以“情感”为视角第145-157页
    总结 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第157-159页
第五章 土改、知识分子与思想改造第159-187页
    第一节 土改实践与知识分子心态第160-169页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书写与想象第169-185页
    总结 知识分子改造模式的初步形成第185-187页
第六章 土改文学写作的限度与可能第187-235页
    第一节 如何叙述怎样表达——以三篇土改小说为例第187-203页
    第二节 赵树理土改小说的局限和意义——从《邪不压正》谈起第203-211页
    第三节 “归队”与“逃离”:以沈从文、张爱玲的“土改书写”为中心第211-229页
    总结: “新人”成长与叙事困境第229-235页
结论 土改文学的发生学意义第235-245页
附录 土改文学作品编年第245-25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58-262页

论文共2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复合物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产品品牌结构优化及评价研究--以液态奶市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