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危险驾驶罪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6-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6页
    二、研究角度第6-7页
    三、研究意义第7-8页
第一章 危险驾驶罪概述第8-12页
    第一节 各国关于危险驾驶罪的立法情况第8-10页
        一、我国危险驾驶罪的规定第8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危险驾驶罪立法沿革第8-9页
        三、英美法系国家危险驾驶罪立法沿革第9-10页
    第二节 危险驾驶罪入罪的理论基础第10-12页
        一、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基础理论第10-11页
        二、我国危险驾驶行为入罪前后的争议第11-12页
第二章 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特征第12-16页
    第一节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特征第12-13页
        一、对于危险驾驶罪主观方面的争论第12页
        二、认定主观故意的理由第12-13页
    第二节 危险驾驶罪的主体特征第13页
        一、主体为自然人第13页
        二、《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主体第13页
    第三节 危险驾驶罪的客体特征第13-14页
        一、本罪的直接客体第14页
        二、其他客体相似的罪名第14页
    第四节 危险驾驶罪的客观方面特征第14-16页
        一、对“道路”的理解第14页
        二、对“机动车”的理解第14-16页
第三章 危险驾驶罪犯罪行为的认定第16-31页
    第一节 追逐竞驶,情节恶劣行为的认定第16-18页
        一、关于追逐竞驶的争论第16-17页
        二、“情节严重”的认定第17-18页
    第二节 醉酒驾驶行为的认定第18-22页
        一、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罪的认定第18页
        二、醉酒型危险驾驶的出罪第18-20页
        三、具体出罪的标准第20-21页
        四、无危害情形的具体标准第21-22页
    第三节 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超载超速驾驶行为的认定第22-25页
        一、“双超型”危险驾驶罪的认定第22-23页
        二、在具体认定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23-25页
    第四节 违规运输危险化学物品行为的认定第25-29页
        一、“危及公共安全”的认定第26-27页
        二、实践中具体认定应注意的问题第27-29页
    第五节 关于新增的犯罪主体第29-31页
        一、“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作为犯罪主体的理论依据第29页
        二、“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的认定第29-31页
第四章 危险驾驶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第31-35页
    第一节 危险驾驶罪与其他犯罪的竞合问题第31-33页
        一、单纯的一罪第32页
        二、结果加重犯第32页
        三、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第32-33页
    第二节 危险驾驶罪与其他犯罪数罪并罚的可能性第33-35页
第五章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2页
致谢第42-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油田SJ公司人力资源激励问题研究
下一篇:新疆油田经营管理人才开发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