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油田经营管理人才开发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18页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3-14页 |
2.2 激励理论 | 第14-15页 |
2.2.1 需要层次理论 | 第14页 |
2.2.2 双因素理论 | 第14-15页 |
2.2.3 三重需要理论 | 第15页 |
2.2.4 目标设置理论 | 第15页 |
2.2.5 公平理论 | 第15页 |
2.2.6 期望理论 | 第15页 |
2.3 人才管理理论 | 第15-18页 |
2.3.1 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的界定 | 第15-16页 |
2.3.2 人才工作机制 | 第16-18页 |
第3章 新疆油田经营管理人才现状分析 | 第18-27页 |
3.1 新疆油田简介 | 第18页 |
3.2 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结构分析 | 第18-21页 |
3.2.1 年龄结构分析 | 第18-19页 |
3.2.2 文化层次分析 | 第19-20页 |
3.2.3 岗位交流分析 | 第20页 |
3.2.4 性别情况分析 | 第20页 |
3.2.5 职称情况分析 | 第20-21页 |
3.3 经营管理人才开发的做法及成效 | 第21-23页 |
3.3.1 加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 第21页 |
3.3.2 做好人才评价发现工作 | 第21-22页 |
3.3.3 创建选拔任用机制 | 第22页 |
3.3.4 加强人才合理流动 | 第22页 |
3.3.5 建立激励机制 | 第22-23页 |
3.4 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3-25页 |
3.4.1 培养模式较陈旧 | 第23页 |
3.4.2 人才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 第23页 |
3.4.3 选拔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 | 第23-24页 |
3.4.4 人才流动渠道不够畅通 | 第24页 |
3.4.5 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 第24-25页 |
3.5 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3.5.1 思想认识方面 | 第25页 |
3.5.2 体制政策方面 | 第25页 |
3.5.3 地理位置方面 | 第25-26页 |
3.5.4 行业困境方面 | 第26-27页 |
第4章 新疆油田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对策 | 第27-33页 |
4.1 加大培养力度 | 第27-29页 |
4.1.1 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 第27页 |
4.1.2 制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 第27-28页 |
4.1.3 丰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式 | 第28-29页 |
4.2 建立人才评价体系 | 第29-30页 |
4.2.1 制定能力评价制度 | 第29页 |
4.2.2 素质能力分析 | 第29页 |
4.2.3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0页 |
4.3 完善选拔任用机制 | 第30-31页 |
4.3.1 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 第30页 |
4.3.2 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 第30-31页 |
4.3.3 规范选用人才程序 | 第31页 |
4.4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 第31-32页 |
4.4.1 建立人才刚性交流制度 | 第31页 |
4.4.2 拓宽人才流动渠道 | 第31-32页 |
4.5 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 第32-33页 |
4.5.1 目标激励 | 第32页 |
4.5.2 薪酬激励 | 第32页 |
4.5.3 精神激励 | 第32-33页 |
第5章 保障措施 | 第33-35页 |
5.1 加强制度建设 | 第33页 |
5.2 加大企业财务保障力度 | 第33页 |
5.3 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 第33-3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