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近代汉口跑马场的形成、演变及其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来源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既往研究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界定第14页
        1.3.1 研究对象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的时间与空间范围第14页
    1.4 研究方法与步骤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2 研究步骤第15-16页
    1.5 论文研究框架第16-17页
2 近代汉口跑马场的现状及案例研究第17-55页
    2.1 汉口近代跑马场的现状及在城市历史中的空间分布第17-19页
    2.2 案例分析 1——西商跑马场第19-34页
        2.2.1 历史沿革第19-20页
        2.2.2 组织机构第20-21页
        2.2.3 经济因素制约的选址第21页
        2.2.4 总平面布局及空间序列的解读第21-24页
        2.2.5 单体建筑分析第24-30页
        2.2.6“大跨度”建筑结构第30-32页
        2.2.7 建筑细部第32-34页
    2.3 案例分析 2——华商跑马场第34-40页
        2.3.1 历史沿革第34-36页
        2.3.2 组织机构第36-37页
        2.3.3 因地制宜的选址第37页
        2.3.4 总平面布局第37-38页
        2.2.5 单体建筑分析第38-40页
    2.4 案例分析 3——万国跑马场第40-44页
        2.4.1 历史沿革第40-41页
        2.4.2 组织机构第41页
        2.4.3 交通便利的选址第41-42页
        2.4.4 总平面布局第42-43页
        2.4.5 建筑概况第43-44页
    2.5 汉口近代跑马场建筑形制特征的分析第44-51页
        2.5.1 选址特征第44-45页
        2.5.2 建筑群体空间布局第45-46页
        2.5.3 功能配置第46-48页
        2.5.4 建筑细部第48-51页
    2.6 跑马场形制特征的影响因素第51-54页
        2.6.1 西方建筑思潮第51-52页
        2.6.2 近代技术革新第52-53页
        2.6.3 其它城市的潜移默化第53页
        2.6.4 本土营造技艺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3 近代汉口跑马场的形成机制及发展动因第55-69页
    3.1 国内近代跑马场概述第55-57页
    3.2 近代汉口跑马场形成的社会环境第57-60页
        3.2.1 西式娱乐的传入与流行第58-59页
        3.2.2 享乐奢靡之风与消闲消费观念的商业化第59-60页
    3.3 近代汉口跑马场历史沿革第60-65页
        3.3.1“始”——初兴期的汉口近代跑马场(1861 年—1925 年)第60-62页
        3.3.2“盛”——盛行期的汉口近代跑马场(1925 年—1938 年)第62-64页
        3.3.3“停”——停滞期的汉口近代跑马场(1938 年—1949 年)第64-65页
    3.4 近代汉口跑马场发展的动因分析第65-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4 近代汉口跑马场的演进过程及影响因素第69-90页
    4.1 跑马场的演变过程第69-77页
        4.1.1 雏形:早期的跑马场第69-71页
        4.1.2 功能的多元:跑马场的兴建与演变第71-73页
        4.1.3 定型:基本型的解析第73-74页
        4.1.4 功能的转译:从跑马场到公园、学校第74-77页
    4.2 跑马场的空间变迁:从博彩中心到休闲娱乐中心第77-85页
        4.2.1 带有殖民色彩的体育娱乐与社会活动空间第77-78页
        4.2.2“趋之若鹜”的博彩中心第78-79页
        4.2.3 城市的“避难所”第79-81页
        4.2.4 城市休闲娱乐中心第81-85页
    4.3 跑马场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第85-89页
        4.3.1 社会事件第85-86页
        4.3.2 政府的政策第86-87页
        4.3.3 物质空间尺度与形态的特征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5 汉口近代跑马场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第90-109页
    5.1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第90-93页
        5.1.1 对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第90-92页
        5.1.2 新功能中心的再造第92-93页
    5.2 对城市肌理的影响第93-98页
        5.2.1 西商跑马场对城市肌理的影响第93-96页
        5.2.2 华商跑马场对城市肌理的影响第96-98页
    5.3 对周边地块的影响第98-103页
        5.3.1 西商跑马场与怡和村第98-101页
        5.3.2 西商跑马场与公馆、公园第101-103页
        5.3.3 华商跑马场与万松园第103页
    5.4 对街道形态的影响第103-108页
        5.4.1 西商跑马场与渣甸路(今解放公园路)第104-106页
        5.4.2 华商跑马场与中正路(今解放大道)第106-107页
        5.4.3 万国跑马场与香港路第107-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6 结语第109-112页
    6.1 汉口近代跑马场对汉口的影响分析第109-110页
    6.2 城市“超级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8页
    一、史料第113页
    二、中英文著作第113-114页
    三、中文译著第114-115页
    四、期刊、会议论文第115-116页
    五、学位论文第116页
    六、网络资源第116-118页
附录1 图片、图表索引第118-126页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仿灵长类动物机械肢体结构设计与分析
下一篇:基于多分辨率网格分割的细分曲面局部加工干涉区域搜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