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13-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47页 |
2.1 车轴钢的主要失效形式及其性能要求 | 第17-18页 |
2.2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 第18-28页 |
2.2.1 铌在钢中的作用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 第18-21页 |
2.2.2 硼在钢中的作用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 第21-26页 |
2.2.3 钼在调质钢中的作用 | 第26-28页 |
2.2.4 钒在调质钢中的作用 | 第28页 |
2.3 淬火工艺对析出相、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28-36页 |
2.3.1 淬火温度对析出相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2 淬火温度对马氏体亚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3 冷速和过冷度对马氏体亚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4 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含硼钢淬透性的影响 | 第33页 |
2.3.5 两次淬火工艺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6 奥氏体等温淬火对析出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2.4 回火工艺对析出相、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36-39页 |
2.4.1 回火温度对析出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2.4.2 回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7页 |
2.4.3 回火温度对含硼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2.4.4 回火脆性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第38-39页 |
2.5 国产EA4T高铁车轴钢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3页 |
2.5.1 组织均匀性差 | 第39-41页 |
2.5.2 钢的洁净度差 | 第41-42页 |
2.5.3 热处理工艺不成熟 | 第42-43页 |
2.6 提高EA4T高铁车轴钢强韧性的措施 | 第43-45页 |
2.6.1 细晶强韧化 | 第43-44页 |
2.6.2 提高淬透性 | 第44页 |
2.6.3 析出强化 | 第44-45页 |
2.7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45-47页 |
2.7.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45-46页 |
2.7.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3 实验钢制备与实验方法 | 第47-53页 |
3.1 成分设计 | 第47-48页 |
3.2 实验钢制备及热处理工艺 | 第48-49页 |
3.3 淬透性实验 | 第49-50页 |
3.4 热模拟实验 | 第50-51页 |
3.5 显微组织和析出相的观察和表征 | 第51-52页 |
3.6 机械性能测试 | 第52-53页 |
4 Nb-B复合微合金化对实验钢热塑性影响的研究 | 第53-66页 |
4.1 Nb-B对热塑性行为的影响 | 第54-57页 |
4.1.1 热塑性和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54-56页 |
4.1.2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第56-57页 |
4.2 Nb-B对单相奥氏体区热塑性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57-63页 |
4.2.1 动态再结晶对单相奥氏体区热塑性的影响 | 第57-59页 |
4.2.2 析出相对单相奥氏体区热塑性的影响 | 第59-63页 |
4.2.3 硼的非平衡偏聚对热塑性的影响 | 第63页 |
4.3 Nb-B对两相区热塑性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淬火工艺对Nb-B实验钢淬透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66-91页 |
5.1 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研究 | 第67-71页 |
5.1.1 Nb对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的影响 | 第67-70页 |
5.1.2 Nb-B对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的影响 | 第70-71页 |
5.2 淬火工艺对淬透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 第71-74页 |
5.2.1 奥氏体化温度对淬透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 第71-73页 |
5.2.2 保温时间对淬透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 第73页 |
5.2.3 双次淬火工艺对淬透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5.3 淬火工艺对淬透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74-79页 |
5.3.1 含硼析出相的热力学计算 | 第74-75页 |
5.3.2 含硼析出相对淬透性的影响机理 | 第75-78页 |
5.3.3 含硼析出相对冲击韧性的影响机理 | 第78-79页 |
5.4 淬火冷速对实验钢组织、析出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9-90页 |
5.4.1 淬火冷速对马氏体组织的影响 | 第80-83页 |
5.4.2 淬火冷速对位错密度的影响 | 第83-86页 |
5.4.3 淬火冷速对回火析出相的影响 | 第86-89页 |
5.4.4 淬火冷速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 第89-9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6 回火工艺对Nb-B实验钢力学性能影响机理的研究 | 第91-100页 |
6.1 回火工艺对马氏体组织、析出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91-97页 |
6.1.1 回火工艺对马氏体组织和析出相的影响 | 第91-94页 |
6.1.2 回火工艺对钢中含硼析出相的影响 | 第94-96页 |
6.1.3 回火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96-97页 |
6.2 马氏体组织演变和碳化物分布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 第97-9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7 V和Mo含量对实验钢组织、析出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0-116页 |
7.1 V含量对实验钢析出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7.1.1 V含量对碳化物析出相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7.1.2 V含量对CCT曲线的影响 | 第102页 |
7.1.3 V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7.2 Mo含量对实验钢组织、析出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3-111页 |
7.2.1 Mo含量对马氏体组织的影响 | 第103-106页 |
7.2.2 Mo含量对回火析出相的影响 | 第106-110页 |
7.2.3 Mo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 第110-111页 |
7.3 新型车轴钢疲劳性能研究 | 第111-115页 |
7.3.1 旋转弯曲疲劳S-N曲线 | 第112-113页 |
7.3.2 疲劳断口观察与分析 | 第113-114页 |
7.3.3 新型车轴钢综合性能 | 第114-115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8 结论 | 第116-118页 |
9 创新点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1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31-13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