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第一节 本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 一、学术背景 | 第9页 |
|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二、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第四节 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 一、本课题重点 | 第13页 |
| 二、本课题难点 | 第13页 |
| 三、本课题创新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21页 |
| 第一节 新时代的概念 | 第15-16页 |
| 第二节 青年的概念 | 第16-18页 |
| 第三节 青年观的概念 | 第18页 |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概念 | 第18-19页 |
| 第五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 第21-37页 |
| 第一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思想 | 第21-22页 |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思想 | 第22-25页 |
| 三、十八大之前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思想 | 第25-31页 |
| 第三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 | 第31-37页 |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 | 第31-32页 |
| 二、新时代青年人担负起历史重任的现实要求 | 第32-34页 |
| 三、目前青年发展中问题亟待解决的现实任务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特征及主要内容 | 第37-51页 |
| 第一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特征 | 第37-39页 |
| 一、时代性 | 第37-38页 |
| 二、人民性 | 第38-39页 |
| 三、创新性 | 第39页 |
| 第二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 第39-51页 |
| 一、新时代党管青年的政治原则 | 第40-41页 |
| 二、新时代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地位 | 第41页 |
| 三、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 第41-42页 |
| 四、新时代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 | 第42-45页 |
| 五、新时代青年成长的正确道路 | 第45-49页 |
| 六、新时代共青团改革的目标任务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51-57页 |
| 第一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 第51-53页 |
|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 | 第51-52页 |
| 二、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大丰富 | 第52-53页 |
| 第二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实践意义 | 第53-57页 |
| 一、为新时代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 | 第53页 |
| 二、为新时代青年群体的培育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 | 第53-55页 |
| 三、为新时代共青团青年事业的开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