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1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乡镇公务员的定义 | 第16-17页 |
2.2 激励机制的内涵和范围 | 第17-18页 |
2.3 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枣庄市山亭区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运行现状分析 | 第20-32页 |
3.1 枣庄市山亭区乡镇公务员现状 | 第20-24页 |
3.1.1 枣庄市山亭区乡镇公务员队伍基本情况介绍 | 第20-21页 |
3.1.2 枣庄市山亭区乡镇公务员目前采取的激励机制 | 第21-24页 |
3.2 关于枣庄市山亭区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效果满意度的问卷调査 | 第24-31页 |
3.2.1 问卷设计 | 第24-25页 |
3.2.2 样本结构 | 第25页 |
3.2.3 数据统计 | 第25-31页 |
3.3 枣庄市山亭区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满意度评价与分析 | 第31页 |
3.3.1 现行枣庄市山亭区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取得的实际成效 | 第31页 |
3.3.2 现行枣庄市山亭区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困境与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4.1 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困境分析 | 第32-34页 |
4.1.1 激励机制的措施构成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4.1.2 激励机制运行过程及结果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4.2 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4.2.1 社会环境的制约 | 第34-35页 |
4.2.2 职业特性的局限 | 第35页 |
4.2.3 管理制度的不足 | 第35页 |
4.2.4 监督机制的欠缺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完善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37-46页 |
5.1 优化激励机制有效运行的社会生态环境 | 第37页 |
5.1.1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 | 第37页 |
5.1.2 转变论资排辈的传统思维 | 第37页 |
5.2 加强乡镇公务员激励制度建设 | 第37-42页 |
5.2.1 完善乡镇公务员激励的法律法规制度 | 第37-38页 |
5.2.2 完善乡镇公务员薪酬福利制度 | 第38-39页 |
5.2.3 完善乡镇公务员考核制度 | 第39-40页 |
5.2.4 完善乡镇公务员培训制度 | 第40-41页 |
5.2.5 完善乡镇公务员晋升制度 | 第41页 |
5.2.6 完善乡镇公务员监督管理制度 | 第41-42页 |
5.3 进一步创新乡镇公务员激励方法 | 第42-44页 |
5.3.1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42-43页 |
5.3.2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 | 第43-44页 |
5.3.3 同一化激励和差异化激励相结合 | 第44页 |
5.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