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物理光学(波动光学)论文--偏振与色散论文

振幅偏振分割型全偏振成像光学系统误差分析与实验验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偏振测量系统的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1 国外偏振测量系统研究进展第14-18页
        1.2.2 国内偏振测量系统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 偏振测量系统误差建模分析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第22-25页
        1.4.1 论文研究思路第22-23页
        1.4.2 章节安排第23-25页
第2章 振幅偏振分割型全偏振成像系统误差建模及系统性能优化第25-45页
    2.1 偏振光的Stokes矢量第25-26页
    2.2 系统中关键偏振器件的Mueller矩阵第26-28页
        2.2.1 部分偏振分束器的Mueller矩阵第27页
        2.2.2 波片的Mueller矩阵第27-28页
    2.3 振幅偏振分割型全偏振成像系统工作原理及误差建模第28-31页
        2.3.1 系统工作原理第28-29页
        2.3.2 系统关键误差源分析第29-30页
        2.3.3 系统的误差建模第30-31页
    2.4 系统波片快轴装调误差分析及优化第31-42页
        2.4.1 波片快轴装调误差建模第32页
        2.4.2 基于典型基态入射光的波片快轴装调误差仿真及分析第32-33页
        2.4.3 基于邦加球采样的波片快轴装调误差仿真及分析第33-37页
        2.4.4 振幅偏振分割型全偏振成像系统波片快轴装调误差的优化第37-39页
        2.4.5 波片快轴装调误差对偏振度测量精度的影响第39-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3章 振幅偏振分割型全偏振成像系统关键光学参数加工误差建模分析第45-69页
    3.1 系统中波片相位延迟加工误差建模分析第45-52页
        3.1.1 波片相位延迟误差建模第45-46页
        3.1.2 基于典型基态入射光的波片相位延迟误差仿真及分析第46-47页
        3.1.3 基于邦加球采样的波片相位延迟误差仿真及分析第47-50页
        3.1.4 波片相位延迟误差对偏振度测量精度的影响第50-52页
    3.2 系统中PPBS分束比加工误差建模分析第52-58页
        3.2.1 PPBS分束比误差建模第52-53页
        3.2.2 基于邦加球采样的PPBS分束比误差仿真及分析第53-55页
        3.2.3 PPBS分束比误差对偏振度测量精度的影响第55-58页
    3.3 系统中PBS1分束比加工误差建模分析第58-63页
        3.3.1 PBS1分束比误差建模第58页
        3.3.2 基于邦加球采样的PBS1分束比误差仿真及分析第58-60页
        3.3.3 PBS1分束比误差对偏振度测量精度的影响第60-63页
    3.4 系统中PBS2分束比加工误差建模分析第63-68页
        3.4.1 PBS2分束比误差建模第63页
        3.4.2 基于邦加球采样的PBS2分束比误差仿真及分析第63-65页
        3.4.3 PBS2分束比误差对偏振度测量精度的影响第65-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系统关键参数耦合误差分析及误差模型实验验证第69-103页
    4.1 振幅偏振分割型全偏振成像系统关键光学参数耦合误差分析第69-75页
    4.2 系统偏振测量误差模型的实验验证第75-102页
        4.2.1 系统误差模型的验证实验光路第75-77页
        4.2.2 四分束偏振分析装置测量矩阵的实验测量及精度验证第77-92页
        4.2.3 系统误差模型的验证结果及分析第92-102页
    4.3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5章 基于成像式实验光路的系统误差仿真结果实验验证研究第103-131页
    5.1 成像式系统误差分析结果验证实验光路的组成第103-104页
    5.2 成像式四分束偏振分析装置测量矩阵的实验测量及精度分析第104-123页
    5.3 基于成像式光路的系统误差对偏振精度影响的实验验证第123-129页
    5.4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31-135页
    6.1 论文总结第131-132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132-133页
    6.3 未来工作展望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3页
致谢第143-14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研究
下一篇:飞机壁板自动钻铆中预连接工艺和铆接变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