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各类型土与地基论文--黄土与地基论文

基于铁磁性矿物证据的中国黄土高原西部黄土物源解析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物源研究的意义第10-14页
    1.2 高山—沙漠—黄土之间的物质联系及环境意义第14-16页
    1.3 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物源示踪研究进展第16-21页
        1.3.1 现代观测技术示踪黄土物源第16-17页
        1.3.2 地质证据示踪黄土物源第17-21页
    1.4 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21-23页
    1.5 技术路线与论文构思第23-24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材料和实验方法第24-40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4-31页
        2.1.1 中国西北地区第24-31页
        2.1.2 中国黄土高原第31页
    2.2 样品采集和实验前处理第31-34页
        2.2.1 样品采集第31-33页
        2.2.2 实验前处理第33-34页
    2.3 实验方法第34-40页
        2.3.1 环境磁学手段示踪物源的优势第34-36页
        2.3.2 环境磁学参数测量第36-37页
        2.3.3 磁铁矿含量的计算方法第37-38页
        2.3.4 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的测量第38-40页
第三章 中国西北地区铁磁性矿物含量的变化特征第40-52页
    3.1 中国西北地区铁磁性矿物含量的空间变化特征第40-49页
    3.2 中国西北地区各盆地铁磁性矿物含量的粒度依存关系第49-51页
    3.3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中国西北地区粉砂组分磁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第52-62页
    4.1 各盆地内粉砂组分磁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第53-59页
    4.2 中国西北地区粉砂组分磁学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第59-61页
    4.3 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中国黄土高原西部黄土物源示踪第62-77页
    5.1 基于不同粒径组分铁磁性矿物含量特征的黄土物源示踪第62-70页
    5.2 “高山过程”对中国西北地区碎屑物质形成的重要作用第70-76页
    5.3 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7-80页
    6.1 主要结论第77-78页
    6.2 问题与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100页
附表1第100-10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9-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津冀气溶胶化学物理特征及其对消光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先民木材利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