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体行为分析与步态识别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5-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8页
        1.1.1 研究的理论价值第16-17页
        1.1.2 研究的应用价值第17-18页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8-22页
        1.2.1 论文研究内容第18-19页
        1.2.2 论文组织结构第19-22页
第2章 人体行为分析及步态识别研究综述第22-43页
    2.1 人体姿态感知第22-31页
        2.1.1 人体二维姿态感知第23-27页
        2.1.2 人体三维姿态感知第27-31页
    2.2 序列化人体动作信号的建模与识别第31-35页
        2.2.1 面向视觉数据的人体动作建模与识别第31-34页
        2.2.2 面向生理数据的人体动作建模与识别第34-35页
    2.3 人体步态识别第35-39页
        2.3.1 基于步态轮廓的方法第35-37页
        2.3.2 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方法第37-38页
        2.3.3 基于人体姿态的方法第38-39页
    2.4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第39-43页
第3章 面向视频序列的人体三维姿态感知第43-82页
    3.1 概述第43-45页
    3.2 问题描述第45-46页
    3.3 基于视频序列的人体三维姿态感知第46-61页
        3.3.1 单张图片的人体二维姿态感知第47-51页
        3.3.2 单张图片人体三维姿态恢复第51-58页
        3.3.3 基于视频序列的人体姿态生成第58-61页
    3.4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第61-73页
        3.4.1 实验数据采集与实验细节说明第62-66页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6-73页
    3.5 基于人体姿态感知的应用(以舞蹈评分小程序为例)第73-80页
        3.5.1 舞蹈评分小程序整体功能介绍第74-75页
        3.5.2 舞蹈评分小程序软件技术架构第75-79页
        3.5.3 舞蹈评分小程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计划第79-80页
    3.6 小结第80-82页
第4章 面向序列化信号的人体动作建模与识别第82-109页
    4.1 概述第83-84页
    4.2 问题描述第84-86页
    4.3 基于人体三维姿态的动作建模与识别第86-94页
        4.3.1 具有时空特性的骨骼特征图生成第86-88页
        4.3.2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体动作建模与识别第88-90页
        4.3.3 参考物体检测的人体动作检测第90-94页
    4.4 基于人体三维姿态的动作识别验证第94-99页
        4.4.1 实验数据集与实验细节说明第94-97页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7-99页
    4.5 基于脑电信号的动作建模与识别第99-103页
        4.5.1 实验数据采集与细节说明第100-101页
        4.5.2 脑电信号预处理第101-102页
        4.5.3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构建第102-103页
    4.6 基于脑电信号的动作识别验证第103-107页
        4.6.1 实验数据集与实验细节说明第103页
        4.6.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3-107页
    4.7 小结第107-109页
第5章 面向序列化信号的人体步态识别第109-134页
    5.1 概述第109-110页
    5.2 问题描述第110-111页
    5.3 结合深度卷积特征与联合贝叶斯的解决方案第111-126页
        5.3.1 步态周期提取第111页
        5.3.2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第111-112页
        5.3.3 步态特征提取第112-113页
        5.3.4 结合联合贝叶斯的步态验证第113-114页
        5.3.5 结合联合贝叶斯的步态鉴别第114页
        5.3.6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第114-126页
    5.4 结合人体姿态感知与序列化信号建模和识别的解决方案第126-132页
        5.4.1 实验数据采集与实验细节说明第127-128页
        5.4.2 基于多任务学习深度卷积模型训练第128-130页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30-132页
    5.5 小结第132-134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134-139页
    6.1 总结第134-136页
    6.2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第136-137页
    6.3 展望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62-166页
致谢第166-168页
附录第168-173页
    附录一: json文件格式第168-169页
    附录二: 求解训练过程的中间过程结果展示第169-170页
    附录三: 动作捕获实验情况告知书第170-171页
    附录四: BVH格式解析后的骨架层次关系第171-172页
    附录六: 不同识别方法在交叉角度下的CMC曲线(OULP)第172-173页
    附录七: 不同识别方法在交叉角度下的ROC曲线(OULP)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薄薄膜-基底表面体系中界面位错网络的晶体相场模拟
下一篇:幼儿基本协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