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机会规则的法律救济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与公司机会规则法律救济相关的一般问题 | 第9-16页 |
(一) 公司机会 | 第9-12页 |
1. 公司机会的内涵 | 第9页 |
2. 公司机会的性质 | 第9-11页 |
3. 公司机会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二) 公司机会规则 | 第12-13页 |
(三) 公司机会规则的法律救济 | 第13-14页 |
(四) 公司机会规则的法律救济依据及比较 | 第14-16页 |
二、域外国家公司机会规则的救济路径 | 第16-21页 |
(一)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规定 | 第16-18页 |
1. 英国对公司机会保护的历史演进 | 第16页 |
2. 美国对公司机会保护的历史演进 | 第16-17页 |
3. 英美判例中相关法律救济的方式 | 第17-18页 |
(二)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规定 | 第18-21页 |
1. 德国公司机会规则的法律救济 | 第19页 |
2. 韩国公司机会规则的法律救济 | 第19页 |
3. 大陆法系公司机会规则救济的方式 | 第19-21页 |
三、我国公司机会规则救济现状 | 第21-26页 |
(一) 公司机会规则救济立法现状 | 第21-22页 |
(二) 公司机会规则司法适用现状 | 第22-23页 |
(三) 现行救济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1. 归入权的行使要件不明 | 第23-24页 |
2. 救济方式如何适用规定不明 | 第24页 |
3. 救济手段不够丰富 | 第24-25页 |
4. 救济方式体系性不强 | 第25-26页 |
四、我国公司机会规则法律救济方式的完善 | 第26-36页 |
(一) 明确公司归入权的行使要件 | 第26-30页 |
1. 适用主体的界定 | 第26-27页 |
2. 适用条件的界定 | 第27页 |
3. 行使的途径与步骤 | 第27-29页 |
4. 公司归入权行使的期限 | 第29-30页 |
(二) 明确二种救济途径的适用方式 | 第30-31页 |
(三) 增加禁令制度 | 第31-32页 |
(四) 赋予公司对相关机会交易的撤销权 | 第32-33页 |
(五) 适当扩大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适用范围 | 第33-35页 |
(六) 完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