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代持股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7页
    (二) 研究意义第7-8页
    (三) 本文的结构和框架第8页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8-9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一、代持股概述第11-15页
    (一) 代持股的含义第11页
    (二) 代持股的特点第11-12页
    (三) 代持股的成因第12-13页
    (四) 代持股的法律依据第13-15页
二、代持股涉及的主要法律关系分析第15-21页
    (一) 显名股东与实际出资人间的法律关系第15-16页
    (二) 显名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公司间的法律关系第16-17页
    (三) 显名股东与第三人间的法律关系第17-21页
        1. 显名股东与公司其它股东间的法律关系第18-19页
        2. 显名股东与公司债权人间法律的关系第19-21页
三、代持股主要法律问题第21-27页
    (一) 代持股的股东资格认定第21-23页
    (二) 代持股协议效力认定问题第23-24页
    (三) 显名股东侵犯出资人权益问题第24-25页
    (四) 公司侵害出资人权益的法律问题第25-26页
    (五) 代持股的财产权属问题第26-27页
四、域外代持股法律规定的分析及借鉴第27-32页
    (一) 域外相关法律规定的分析第27-30页
        1. 德国法律关于代持股的规定第27-28页
        2. 日本法律关于代持股的规定第28-29页
        3. 美国法律关于代持股的规定第29页
        4. 英国法律关于代持股的规定第29-30页
    (二) 域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借鉴第30-32页
五、我国代持股法律制度的完善第32-39页
    (一) 完善实际出资人的认定标准第32-33页
    (二) 无效代持股协议的处理第33-34页
    (三) 显名股东侵犯出资人权益的救济措施第34-35页
    (四) 公司侵犯出资人权益的救济措施第35-37页
        1. 诉讼方式第35-36页
        2. 行政方式第36-37页
    (五) 尝试信托模式的代持股第37-39页
六、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的法律问题
下一篇:我国公司机会规则的法律救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