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套利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0-12页
        1.2.1 研究思路第10-11页
        1.2.2 研究分析方法第11-12页
    1.3 论文的框架第12-13页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3-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1页
    2.1 国内相关研究第15-18页
        2.1.1 人民币跨境结算背景下的套利行为研究第15-16页
        2.1.2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状和影响研究第16-17页
        2.1.3 人民币跨境贸易实施的意义和前景研究第17-18页
    2.2 国外相关研究第18-20页
        2.2.1 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区域货币选择研究第19页
        2.2.2 贸易博弈中的套利行为研究第19-20页
    2.3 文献综述评价第20-21页
3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套利行为分析第21-33页
    3.1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发展与政策分析第21-24页
        3.1.1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发展现状第21-22页
        3.1.2 相关政策分析第22-24页
    3.2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第24-26页
    3.3 人民币跨境套利的市场条件分析第26-27页
    3.4 离岸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差异分析第27-28页
    3.5 离岸市场人民币利率形成机制及套利分析第28-30页
    3.6 人民币跨境套利的基本模式及主要特点第30-33页
        3.6.1 利差套利第30-31页
        3.6.2 汇差套利第31页
        3.6.3 组合套利第31页
        3.6.4 人民币跨境套利的主要特点第31-33页
4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驱动因素分析及套利指数的构建第33-41页
    4.1 以人民币结算的内在要求第33页
    4.2 人民币跨境贸易计价的决定因素分析第33-35页
        4.2.1 国际贸易视角因素第34页
        4.2.2 经济视角因素第34页
        4.2.3 微观金融视角因素第34-35页
        4.2.4 国际货币视角因素第35页
    4.3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经验性规律第35-36页
    4.4 衡量套利交易的思想理念第36-37页
    4.5 人民币跨境套利指数的构造方法第37-41页
        4.5.1 夏普比率第37-38页
        4.5.2 权重的构造方法第38-39页
        4.5.3 人民币套利指数的构建及趋势分析第39-41页
5 套利行为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影响实证研究第41-49页
    5.1 样本的选择与变量的设定第41-43页
        5.1.1 被解释变量第41页
        5.1.2 解释变量第41-43页
        5.1.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第43页
    5.2 模型的设计第43页
    5.3 实证分析第43-48页
        5.3.1 描述性统计第44页
        5.3.2 序列相关性检验第44-45页
        5.3.3 平稳性检验第45-46页
        5.3.4 协整检验第46-47页
        5.3.5 方差分解第47-48页
    5.4 实证结果分析第48-49页
6 结论与建议第49-52页
    6.1 结论第49-50页
    6.2 相关建议第50-52页
        6.2.1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性法规第50页
        6.2.2 加强币种交易数据的比对分析第50页
        6.2.3 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第50页
        6.2.4 更加关注微观主体的金融风险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惠金融对海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刚性兑付与信用风险--基于“11超日债”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