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双因素理论在基层政务督查干部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研究--以R市为调查样本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2 双因素理论及其在政务督查干部中的应用概述第17-20页
    2.1 双因素理论的发展历程第17页
    2.2 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含义第17-18页
        2.2.1 激励因素第17-18页
        2.2.2 保健因素第18页
    2.3 双因素理论在政务督查干部管理中的应用第18-20页
3 R市政务督查工作现状第20-23页
    3.1 R市基本情况第20页
    3.2 R市政务督查干部工作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第20-23页
4 双因素理论在R市基层政务督查的实践和分析第23-30页
    4.1 保健因素在R市政务督查干部的实践第23-24页
    4.2 激励因素在R市政务督查的实践第24-25页
    4.3 激励、保健因素在R市政务督查中的问题分析第25-30页
        4.3.1 基于保健因素的分析第25-27页
        4.3.2 基于激励因素的分析第27-30页
5 基于双因素理论对基层政务督查工作的优化建议第30-35页
    5.1 基于保健因素的建议第30-32页
        5.1.1 工作机制保障第30-31页
        5.1.2 进一步加强工作条件保健第31页
        5.1.3 强化督查成果运用第31-32页
    5.2 基于激励因素的建议第32-35页
        5.2.1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第32-33页
        5.2.2 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第33-34页
        5.2.3 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行政文化第34-35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35-37页
    6.1 研究结论第35页
    6.2 研究展望第35-3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37-40页
附录一:关于R市督查干部激励情况调查问卷第40-41页
附录二:访谈实录 笔者访谈R市市委督查室Z主任第41-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缝隙政府理论视角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以杭州市地方税务局“房产一体化”专题为例
下一篇:老龄化背景下南昌市老年教育政策执行困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