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学术前史 | 第8-9页 |
三、本文创新 | 第9-10页 |
第一章 中西交汇产生的“中国文学” | 第10-21页 |
第一节 传教士的译介:从西学到西国文学 | 第10-13页 |
第二节 晚清西人视域中的Chinese literature | 第13-18页 |
一、Chinese literature与汉语文本 | 第13-17页 |
二、Chinese literature与汉学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中国文学”一词的出现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作为知识门类的“中国文学 | 第21-39页 |
第一节 汉语语境下的“中国文学” | 第21-26页 |
一、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学 | 第21-23页 |
二、中国文学与科举 | 第23-26页 |
第二节 近代学术分科的传入 | 第26-35页 |
一、晚明时期:分科与文科 | 第26-30页 |
二、晚清时期:大学与文学科 | 第30-35页 |
第三节 改学制废科举:“中国文学”新概念的诞生 | 第35-39页 |
第三章 作为中国文学的“中国文学” | 第39-54页 |
第一节 中国文学与支那文学 | 第39-49页 |
一、从汉文学到支那文学 | 第40-45页 |
二、支那文学史的编写 | 第45-49页 |
第二节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史 | 第49-54页 |
一、晚清中国文学史的编写 | 第49-51页 |
二、跨国界视野的中国文学( Chinese literature)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附表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