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11-12页 |
二、消费者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基本理论 | 第12-15页 |
(一) 公益诉讼的内涵 | 第12-14页 |
1. 公共利益概念纵横比较 | 第12-13页 |
2. 公益诉讼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 消费者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界定 | 第14-15页 |
三、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现有规定及其缺陷 | 第15-19页 |
(一) 关于消费者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规定 | 第15-16页 |
(二) 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司法困境 | 第16-19页 |
1. 公民原告主体是否适格未能明确 | 第16-17页 |
2. 现有的立法规定中原告主体范围模糊 | 第17页 |
3. 检察机关、行政机关能否成为原告未做说明 | 第17-19页 |
四、消费者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域外规定及其启示 | 第19-25页 |
(一) 英国公民参诉情况及启示 | 第19页 |
(二) 德国团体诉讼模式规定及启示 | 第19-21页 |
(三) 法国、巴西检察机关诉讼模式参考 | 第21-23页 |
(四) 美、澳行政机关的参诉启示 | 第23-25页 |
五、消费者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国内观点争论 | 第25-30页 |
(一) 公民 | 第25页 |
(二) 消费者协会 | 第25-26页 |
(三) 检察机关 | 第26-29页 |
(四) 行政机关 | 第29-30页 |
六、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之浅见 | 第30-37页 |
(一) 暂缓将公民纳入原告范围 | 第30-31页 |
(二) 完善消费者协会的原告主体资格 | 第31-34页 |
1. 范围及类型方面 | 第31-32页 |
2. 消费者协会提起诉讼的程序构建 | 第32-33页 |
3. 消费者协会提起诉讼的成本保障 | 第33-34页 |
(三) 赋予检察机关的原告主体资格 | 第34-35页 |
1. 检察机关具备成为诉讼原告的比较优势 | 第34-35页 |
2. 严格限定检察机关提讼的范围 | 第35页 |
(四) 行政机关不宜作为原告参与诉讼 | 第35-37页 |
1. 赋予行政机关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缺乏理论支持 | 第35-36页 |
2. 发挥行政机关的辅助作用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