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引言 | 第10-12页 |
二、司法改革背景下我国刑事冤案的现状和特点 | 第12-15页 |
(一) 我国刑事冤案的现状 | 第12页 |
(二) 我国刑事冤案的特点 | 第12-15页 |
1. 蒙冤之人都涉嫌重罪且为弱势群体 | 第12-13页 |
2. 案件审理过程具有违法性 | 第13页 |
3. 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 第13-15页 |
三、我国刑事冤案的成因分析 | 第15-26页 |
(一) 司法理念方面 | 第15-18页 |
1. “疑罪从轻、留有余地”的司法潜规则 | 第15-16页 |
2. 淡薄的人权观念 | 第16-17页 |
3. 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理念 | 第17-18页 |
(二) 刑事诉讼立法方面 | 第18-22页 |
1. 我国不承认犯罪嫌疑人享有沉默权 | 第18-19页 |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名无实 | 第19-20页 |
3. 刑事辩护方面相对薄弱 | 第20-21页 |
4. 缺乏完善的冤案纠错机制 | 第21-22页 |
(三) 司法机关实际操作方面 | 第22-24页 |
1. 侦查机关的刑讯逼供和片面取证 | 第22页 |
2. 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责形同虚设 | 第22-23页 |
3. 审判机关对案件的消极审判 | 第23-24页 |
(四) 其他相关因素 | 第24-26页 |
1. 地方政党机关对司法工作的不当干涉 | 第24-25页 |
2. 社会舆论给予司法判案的巨大压力 | 第25-26页 |
四、我国刑事冤案的预防对策探讨 | 第26-37页 |
(一) 切实转变错误的刑事司法理念 | 第26-28页 |
1. 坚决破除“有罪推定”和“疑罪从轻”的错误观念 | 第26-27页 |
2. 树立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结合的司法理念 | 第27页 |
3. 树立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司法理念 | 第27-28页 |
(二) 完善刑事诉讼相关立法 | 第28-32页 |
1. 落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 | 第28-29页 |
2. 进一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9-30页 |
3. 完善刑事辩护制度以加强律师辩护作用 | 第30-31页 |
4. 确立完备的冤案纠错机制 | 第31-32页 |
(三) 消除司法机关实践中不足 | 第32-36页 |
1. 提高侦查机关证据收集和认定事实能力 | 第32-33页 |
2. 完善检察机关对侦查权的监督职能 | 第33-34页 |
3. 强化审判中心以打破审判与控诉重配合轻制约局面 | 第34-36页 |
(四) 营造良好的外部司法环境 | 第36-37页 |
1. 减少党政机关对司法机关办案的过分干预 | 第36页 |
2. 合理处理司法与民意的关系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