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我国一次能源现状 | 第11页 |
1.1.2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混合动力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电池组性能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4 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介绍 | 第17-22页 |
2.1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构成 | 第17-18页 |
2.2 系统运行原理与功率匹配方式 | 第18-20页 |
2.3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的优化目标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HPGHP系统模型构建 | 第22-32页 |
3.1 驱动系统模型构建 | 第22-27页 |
3.1.1 驱动系统构成 | 第22页 |
3.1.2 燃气发动机模型 | 第22-24页 |
3.1.3 电机模型 | 第24-25页 |
3.1.4 LiFePO_4电池模型 | 第25-27页 |
3.2 压缩机模型构建 | 第27-29页 |
3.3 余热回收系统模型构建 | 第29-31页 |
3.3.1 缸套换热器数学模型 | 第30页 |
3.3.2 烟气换热器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3.3.3 余热回收系统仿真模型 | 第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驱动系统优化设计与分析 | 第32-45页 |
4.1 引言 | 第32页 |
4.2 驱动系传送比优化 | 第32-38页 |
4.2.1 燃气发动机的最优扭矩曲线 | 第32-34页 |
4.2.2 传动比的优化设计 | 第34-38页 |
4.3 基于燃气发动机最优扭矩曲线的瞬时优化控制策略 | 第38-40页 |
4.4 HPGHP全系统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40-41页 |
4.5 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余热回收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 第45-56页 |
5.1 余热回收量 | 第45页 |
5.2 余热回收系统优化 | 第45-55页 |
5.2.1 最优化方法 | 第46-47页 |
5.2.2 余热回收系统最优化问题的模型框架 | 第47-50页 |
5.2.3 烟气换热器的技术经济分析 | 第50-51页 |
5.2.4 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HPGHP系统经济性分析和性能评价 | 第56-62页 |
6.1 经济性分析 | 第56-57页 |
6.1.1 HPGHP系统运行成本计算方法 | 第56页 |
6.1.2 经济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6.2 性能评价分析 | 第57-60页 |
6.2.1 热泵系统COP | 第57-58页 |
6.2.2 驱动系热效率η_(dr) | 第58-59页 |
6.2.3 一次能源利用率PER | 第59-6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63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