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金陵大旅社历史研究与复原设计
上篇:实际项目文本文件 | 第5-41页 |
南京下关大马路金陵 大旅社建筑复原设计 | 第6-41页 |
方案效果图 | 第7-12页 |
历史发展及场地基址 | 第12-17页 |
复原设计方法 | 第17-31页 |
技术图纸 | 第31-41页 |
下篇:工程设计研究报告 | 第41-102页 |
摘要 | 第42-43页 |
ABSTRACT | 第4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47-52页 |
1.1 项目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47-48页 |
1.1.1 项目概况 | 第47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47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47-48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48-49页 |
1.2.1 金陵大旅社历史资料研究 | 第48页 |
1.2.2 复原设计 | 第48-49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49-51页 |
1.3.1 相关著作 | 第49页 |
1.3.2 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1.3.3 学位论文 | 第50页 |
1.3.4 图像文献 | 第50-51页 |
1.3.5 综述总结 | 第5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51-52页 |
1.4.1 文献及档案阅读 | 第51页 |
1.4.2 实地测绘 | 第51页 |
1.4.3 设计研究 | 第51-52页 |
第二章 史料中的金陵大旅社 | 第52-58页 |
2.1 下关大马路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 | 第52-54页 |
2.1.1 时间断代所用地图 | 第52-53页 |
2.1.2 航拍图 | 第53-54页 |
2.2 金陵大旅社有关的文献图像资料 | 第54-56页 |
2.2.1 文献信息的收集 | 第54-55页 |
2.2.2 图像信息研究 | 第55-56页 |
2.3 价值概述 | 第56-58页 |
第三章 设计依据与参考 | 第58-72页 |
3.1 相关性建筑研究 | 第58-67页 |
3.1.1“外廊式”建筑 | 第58-60页 |
3.1.2 旧式旅社客栈 | 第60-61页 |
3.1.3 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历史建筑 | 第61-67页 |
3.2 国内外复原设计案例研究 | 第67-72页 |
3.2.1 国内复原案例研究 | 第67-69页 |
3.2.2 国外复原案例研究 | 第69-72页 |
第四章 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 第72-75页 |
4.1 复原原则与依据 | 第72-73页 |
4.1.1 整体性原则 | 第72页 |
4.1.2 真实性原则 | 第72页 |
4.1.3 经济和社会效益原则 | 第72-73页 |
4.1.4 复原设计依据 | 第73页 |
4.2 复原设计方法 | 第73页 |
4.2.1 参照对比 | 第73页 |
4.2.2 基准放样 | 第73页 |
4.2.3 透视校正 | 第73页 |
4.3 复原流程 | 第73-75页 |
第五章 金陵大旅社复原设计研究 | 第75-101页 |
5.1 建筑基址复原 | 第75页 |
5.2 空间复原设计策略 | 第75-86页 |
5.2.1 体量比例控制 | 第76-79页 |
5.2.2 配置平面复原 | 第79-84页 |
5.2.3 空间重塑 | 第84-86页 |
5.3 结构与地下空间设计策略 | 第86-94页 |
5.3.1 结构置换与材料选择 | 第86-89页 |
5.3.2 屋顶复原 | 第89-92页 |
5.3.3 墙体楼面 | 第92-93页 |
5.3.4 地下空间 | 第93-94页 |
5.4 界面复原设计 | 第94-97页 |
5.4.1 建筑立面 | 第94-95页 |
5.4.2 材料分析 | 第95页 |
5.4.3 建筑细部 | 第95-97页 |
5.5 场地及周围环境 | 第97-101页 |
5.5.1 下关城市形态 | 第97-98页 |
5.5.2 金陵大旅社旧址场地与环境分析 | 第98-10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101-102页 |
6.1 结论 | 第101页 |
6.2 展望与不足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图表目录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作者简介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