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间斑寇蛛卵粒蛋白的生物化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综述第15-23页
    1.1 前言第15-21页
        1.1.1 间斑寇蛛毒腺毒液的研究第16-19页
        1.1.2 间斑寇蛛毒腺外有毒成分的研究第19-21页
    1.2 分离鉴定蜘蛛毒素的常用方法第21-22页
    1.3 研究蜘蛛毒素的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间斑寇蛛卵粒提取物的制备与分析第23-30页
    2.1 前言第23页
    2.2 方法第23-26页
        2.2.1 卵粒匀浆与液相提取第23-24页
        2.2.2 Bradford法定量第24-25页
        2.2.3 分子量10000以上和以下成分的获得第25页
        2.2.4 卵粒提取物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实验第25-26页
    2.3 结果第26-28页
        2.3.1 卵粒提取物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分析第26-27页
        2.3.2 卵粒提取物(MW>10000)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分析第27页
        2.3.3 卵粒提取物(MW<10000)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分析第27-28页
    2.4 讨论第28-30页
第三章 间斑寇蛛卵粒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第30-45页
    第一节 间斑寇蛛卵粒水溶性提取物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第30-40页
        3.1.1 前言第30页
        3.1.2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3.1.3 结果第34-37页
        3.1.4 讨论第37-40页
    第二节 间斑寇蛛卵壳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第40-45页
        3.2.1 前言第40页
        3.2.2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3.2.3 结果第41-44页
        3.2.4 讨论第44-45页
第四章 间斑寇蛛卵粒毒素蛋白的分离纯化与性质分析第45-66页
    4.1 前言第45-46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46-51页
        4.2.1 材料第46页
        4.2.2 方法第46-51页
    4.3 结果第51-61页
        4.3.1 凝胶过滤层析和SDS-PAGE检测第51-52页
        4.3.2 P1、P2、P3/4成分的电生理分析第52-54页
        4.3.3 P3/4组分的离子交换与RP-HPLC纯化第54-57页
        4.3.4 Latroeggtoxin-Ⅰ与Latroeggtoxin-Ⅱ的分子量及生物活性分析第57-60页
        4.3.5 Latroeggtoxin-Ⅰ与Latroeggtoxin-Ⅱ的N-末端序列及新颖性分析第60-61页
    4.4 讨论第61-66页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进一步研究设想第66-68页
    5.1 主要研究结果第66-67页
    5.2 进一步研究设想第67-68页
附属研究 一种适用于微量膜蛋白质组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第68-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5页
缩写表(中英文对照)第105-107页
附表1 间斑寇蛛卵粒水溶性提取物鉴定的蛋白质第107-129页
附表2 间斑寇蛛卵壳去垢剂辅助提取物鉴定的蛋白第129-133页
附表3 基于PVDF膜的四种不同酶解方法鉴定的膜蛋白第133-158页
附表4 常规的SDS-辅助方法鉴定的膜蛋白第158-1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66-168页
致谢第168-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SMYD1在心肌分化与血管发生中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海南捕鸟蛛毒素与电压门控钠通道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