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婴幼儿配方食品概述 | 第10-11页 |
1.2 左旋肉碱的概述 | 第11-20页 |
1.2.1 左旋肉碱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第12页 |
1.2.2 左旋肉碱生理功能 | 第12-13页 |
1.2.2.1 促进脂肪代谢分解 | 第12页 |
1.2.2.2 调节线粒体内丙酮酸激酶的活性 | 第12-13页 |
1.2.2.3 具有酰基化解毒作用 | 第13页 |
1.2.2.4 抗氧化作用 | 第13页 |
1.2.2.5 其他的功能 | 第13页 |
1.2.3 左旋肉碱应用 | 第13-15页 |
1.2.3.1 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第13-15页 |
1.2.3.2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15页 |
1.2.3.3 在饲料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2.4 左旋肉碱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1.2.4.1 直接提取法 | 第15-16页 |
1.2.4.2 生物合成法 | 第16页 |
1.2.4.3 化学合成法 | 第16页 |
1.2.4.4 消旋体拆分法 | 第16页 |
1.2.4.5 酶转化法 | 第16页 |
1.2.4.6 其他合成方法 | 第16-17页 |
1.2.5 左旋肉碱分析测定方法 | 第17-20页 |
1.2.5.1 酶法检测 | 第17-18页 |
1.2.5.2 色谱法检测 | 第18-19页 |
1.2.5.3 其他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1.3 胆碱的概述 | 第20-25页 |
1.3.1 胆碱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第20-21页 |
1.3.2 胆碱的生理功能 | 第21-22页 |
1.3.2.1 构成细胞结构的组成物质 | 第21页 |
1.3.2.2 促进大脑发育和提高记忆力 | 第21页 |
1.3.2.3 促进脂肪在肝脏中代谢 | 第21页 |
1.3.2.4 其他功能 | 第21-22页 |
1.3.3 胆碱的应用 | 第22-23页 |
1.3.2.1 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第22页 |
1.3.2.2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22-23页 |
1.3.2.3 在饲料方面应用 | 第23页 |
1.3.4 胆碱分析测定方法 | 第23-25页 |
1.3.4.1 化学比色法 | 第23-24页 |
1.3.4.2 色谱法 | 第24-25页 |
1.3.4.3 其他检测方法 | 第25页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5-27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44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27-30页 |
2.1.1 实验所需的试剂、标准品 | 第27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7-28页 |
2.1.3 样品 | 第28页 |
2.1.4 主要试剂、标准溶液及内标溶液的配制 | 第28-29页 |
2.1.4.1 0.2mol/L盐酸 | 第28页 |
2.1.4.2 0.1%甲酸的水溶液 | 第28页 |
2.1.4.3 0 .1%甲酸的乙腈溶液 | 第28页 |
2.1.4.4 甲酸水-甲酸乙腈溶液(10+90) | 第28页 |
2.1.4.5 1.0mg/mL左旋肉碱标准储备溶液 | 第28页 |
2.1.4.6 4.0mg/mL胆碱标准储备溶液 | 第28页 |
2.1.4.7 1.0μg/mL左旋肉碱标准中间溶液 | 第28-29页 |
2.1.4.8 1.0μg/mL胆碱标准中间溶液 | 第29页 |
2.1.4.9 0.8mg/mL左旋肉碱(d3)同位素标记物内标储备溶液 | 第29页 |
2.1.4.10 1.0mg/mL胆碱(d4)同位素标记物内标储备溶液 | 第29页 |
2.1.4.11 同位素标记物混合内标溶液 | 第29页 |
2.1.5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2.2 方法的建立 | 第30-32页 |
2.2.1 色谱条件 | 第30页 |
2.2.2 质谱条件 | 第30-31页 |
2.2.3 样品前处理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3页 |
2.3.1 前处理条件优化 | 第32-36页 |
2.3.1.1 样品pH值对检测方法的影响 | 第32-34页 |
2.3.1.2 甲酸含量对实验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1.3 定容液的配比对实验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2 内标法和外标法对比 | 第36-37页 |
2.3.3 方法验证 | 第37-43页 |
2.3.3.1 线性范围 | 第37-42页 |
2.3.3.2 定量限、检出限、回收率和仪器精密度 | 第42页 |
2.3.3.3 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 | 第42-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应用部分 | 第44-90页 |
3.1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44-49页 |
3.2 极限运输条件实验 | 第49-81页 |
3.2.1 恒定温度 | 第50-64页 |
3.2.1.1 0 ℃运输 | 第50-52页 |
3.2.1.2 25 ℃运输 | 第52-55页 |
3.2.1.3 37 ℃运输 | 第55-57页 |
3.2.1.4 50 ℃运输 | 第57-62页 |
3.2.1.5 75 ℃运输 | 第62-63页 |
3.2.1.6 100 ℃运输 | 第63-64页 |
3.2.2 恒定运输时间实验 | 第64-81页 |
3.2.2.1 第一个周期 | 第65-67页 |
3.2.2.2 第二个周期 | 第67-69页 |
3.2.2.3 第三个周期 | 第69-72页 |
3.2.2.4 第四个周期 | 第72-74页 |
3.2.2.5 第五个周期 | 第74-76页 |
3.2.2.6 第六个周期 | 第76-79页 |
3.2.2.7 第七个周期 | 第79-81页 |
3.3 模拟冲泡实验 | 第81-88页 |
3.3.1 冲泡水温的影响 | 第81-84页 |
3.3.2 冲泡放置的影响 | 第84-88页 |
3.2.2.1 室温放置 | 第84-86页 |
3.2.2.2 冷藏放置 | 第86-88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88-9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4.1 结论 | 第90-91页 |
4.2 创新之处 | 第91页 |
4.3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学术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