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工艺美术制品工业论文--金属工艺美术制品论文--珠宝饰品、金银器论文

基于充满Julia集的分形首饰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分形的发展概述及其应用情况第13-16页
        1.1.1 分形概念的产生第13页
        1.1.2 分形的现状与发展概述第13-14页
        1.1.3 分形的应用情况第14-16页
    1.2 首饰的起源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首饰的起源与发展第16-17页
        1.2.2 首饰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第17-18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8-19页
        1.3.1 课题研究内容的提出第18-19页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9页
    1.4 课题研究方案和架构第19-21页
        1.4.1 课题研究方案第19-20页
        1.4.2 课题研究架构第20-21页
第二章 分形的相关理论研究第21-31页
    2.1 分形的定义第21页
    2.2 分形维数第21-22页
    2.3 经典分形集第22-26页
        2.3.1 线性分形第22-25页
        2.3.2 非线性分形第25-26页
    2.4 分形的结构特点第26-27页
        2.4.1 自相似性第26页
        2.4.2 无限精细性第26-27页
        2.4.3 不规则性第27页
    2.5 分形艺术的艺术价值分析第27-29页
        2.5.1 对比与统一第27-28页
        2.5.2 对称与均衡第28-29页
        2.5.3 节奏和韵律第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基于分形的产品设计研究第31-37页
    3.1 分形的产品装饰设计应用第31-33页
        3.1.1 分形图案的生成与选取第31页
        3.1.2 分形图的装饰原则第31-32页
        3.1.3 分形图案平面纹样装饰第32页
        3.1.4 分形图案纹理镂空装饰第32-33页
    3.2 分形的产品结构设计应用第33-36页
        3.2.1 分形图的结构造型原则第33-34页
        3.2.2 采用分形结构的产品造型设计应用第34-35页
        3.2.3 采用分形特征的组合式产品设计应用第35-36页
    3.3 分形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与评价第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首饰设计第37-43页
    4.1 常见首饰的分类第37页
    4.2 首饰的构造和材料第37-39页
        4.2.1 首饰的结构第37-38页
        4.2.2 首饰常用材料第38-39页
    4.3 首饰调研与消费者需求分析第39页
    4.4 首饰加工与镶嵌工艺第39-42页
        4.4.1 首饰加工工艺第39-41页
        4.4.2 首饰镶嵌工艺第41-42页
        4.4.3 首饰其他工艺第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首饰的设计方法与研究第43-51页
    5.1 首饰的设计要素研究第43-45页
        5.1.1 形态要素第43页
        5.1.2 材料要素第43-44页
        5.1.3 色彩要素第44-45页
    5.2 首饰的设计方法分析第45-49页
        5.2.1 造型仿生第45-46页
        5.2.2 规则几何图形拼凑第46-47页
        5.2.3 联想第47-48页
        5.2.4 分形元素提取第48-49页
    5.3 首饰的美学设计研究第49-50页
    5.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基于分形思想的首饰设计实践第51-73页
    6.1 依据分形图案特点进行首饰设计想法的提出第51页
    6.2 基于三瓣充满Julia集的首饰设计第51-62页
        6.2.1 设计过程第51-58页
        6.2.2 模型效果图第58-62页
    6.3 基于六瓣充满Julia集的首饰设计第62-70页
        6.3.1 设计过程第62-68页
        6.3.2 模型效果图第68-70页
    6.4 首饰材料与色彩的选择第70-71页
    6.5 加工工艺与方法第71页
    6.6 设计分析与评价第71-72页
    6.7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七章 结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作者简介第77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第77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参与课题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麦冬类中药的本草溯源和多糖结构与抗糖尿病作用研究
下一篇:不同相结构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