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赋权视域下网络舆情的治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绪论 | 第12-18页 |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一)选题目的 | 第12页 |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 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二)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新媒体赋权相关概述 | 第18-28页 |
| 1.1 赋权 | 第18-19页 |
| 1.2 新媒体赋权 | 第19-24页 |
| 1.2.1 传统媒体赋权的局限 | 第19-20页 |
| 1.2.2 新媒体技术赋权的回归 | 第20-21页 |
| 1.2.3 新媒体赋权的权利边界 | 第21-24页 |
| 1.3 新媒体技术赋权下的公众话语权 | 第24-28页 |
| 1.3.1 技术实现颠覆强权、扶持弱者 | 第24-25页 |
| 1.3.2 技术实现重塑公众话语权 | 第25-26页 |
| 1.3.3 技术赋权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新媒体赋权视域下网络舆情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28-38页 |
| 2.1 网络舆情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 第28-31页 |
| 2.1.1 网络舆情的基本含义 | 第28-29页 |
| 2.1.2 网络舆情的特征 | 第29-31页 |
| 2.2 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 | 第31-34页 |
| 2.2.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要素 | 第31-32页 |
| 2.2.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 2.3 网络舆情演变的规律 | 第34-38页 |
| 第三章 新媒体赋权视域下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及问题 | 第38-44页 |
| 3.1 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 | 第38-40页 |
| 3.1.1 意识普遍提升 | 第38-39页 |
| 3.1.2 法律逐步完善 | 第39页 |
| 3.1.3 监控机构开始设立、监控技术逐步提高 | 第39-40页 |
| 3.2 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0-42页 |
| 3.2.1 相关法律不明确 | 第40-41页 |
| 3.2.2 忽视网络舆情,应对方法不当 | 第41页 |
| 3.2.3 监控资金投入不足,监管能力有待提高 | 第41-42页 |
| 3.3 个案观察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新媒体赋权视域下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44-50页 |
| 4.1 实现网络舆情监控法治化 | 第44-46页 |
| 4.2 加强新媒体运营商和网民的道德自律 | 第46页 |
| 4.3 培育网络舆情监控人才 | 第46-47页 |
| 4.4 提升网络舆情监控技术 | 第47页 |
| 4.5 优化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 第47-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6-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