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历史回顾 | 第15-34页 |
2.1 中国多党制与多党合作制的内涵 | 第15-18页 |
2.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内涵 | 第15-16页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征 | 第16-18页 |
2.2 多党合作制的理论来源 | 第18-22页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多党合作思想 | 第18-19页 |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党合作制思想 | 第19-22页 |
2.2.3 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 | 第22页 |
2.3 我国多党制与多党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22-34页 |
2.3.1 民国初年多党制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 第22-25页 |
2.3.2 民国初年昙花一现的多党合并与重组 | 第25-26页 |
2.3.3 大革命至建国前的党际合作 | 第26-28页 |
2.3.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发展与演变 | 第28-34页 |
第3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面临的挑战 | 第34-42页 |
3.1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挑战 | 第34-36页 |
3.1.1 冷战终结与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格局 | 第34-35页 |
3.1.2 西方多党竞争制思想的渗透 | 第35-36页 |
3.1.3 新冷战时代中美政党制度绩效的竞争 | 第36页 |
3.2 中国社会阶层变化的新挑战 | 第36-39页 |
3.2.1 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 | 第37页 |
3.2.2 阶层利益结构新变化 | 第37-38页 |
3.2.3 社会价值观念新变化 | 第38-39页 |
3.3 政党自身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39-42页 |
3.3.1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以后面临的挑战 | 第39-40页 |
3.3.2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40-41页 |
3.3.3 多党合作制运行机制面临的挑战 | 第41-42页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完善策略 | 第42-48页 |
4.1 辩证看待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 | 第42-44页 |
4.1.1 借鉴西方政党制度的合理经验 | 第42-43页 |
4.1.2 抵制西方思想意识的渗透分化 | 第43-44页 |
4.2 积极应对社会阶层变化 | 第44-46页 |
4.2.1 增强社会整合功能 | 第44-45页 |
4.2.2 拓展利益表达功能 | 第45页 |
4.2.3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 第45-46页 |
4.3 充分挖掘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制度潜力 | 第46-48页 |
4.3.1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46页 |
4.3.2 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组织建设 | 第46-47页 |
4.3.3 加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运行机制建设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