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1.1 铼(Ⅰ)及其配合物简介 | 第9-10页 |
| 1.2 荧光化学传感器概述 | 第10-11页 |
| 1.2.1 化学传感器简介 | 第10页 |
| 1.2.2 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10-11页 |
| 1.3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及其应用 | 第11-12页 |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 2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第15-21页 |
| 2.1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第15-16页 |
| 2.2 前线轨道理论(FMO) | 第16-17页 |
| 2.3 溶剂效应 | 第17页 |
| 2.4 磷光量子产率 | 第17-18页 |
| 2.5 高斯软件简介 | 第18-21页 |
| 3 对Cu2+有识别作用的亚胺基Re单金属配合物性质的理论研究 | 第21-35页 |
| 3.1 引言 | 第21-22页 |
| 3.2 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 3.3.1 基态(S_0)构型的优化 | 第23-27页 |
| 3.3.2 吸收光谱 | 第27-28页 |
| 3.3.3 发射光谱 | 第28-29页 |
| 3.3.4 Cu~(2+)对配合物光谱性质的影响 | 第29-33页 |
| 3.3.5 C=N异构化 | 第33页 |
| 3.4 小结 | 第33-35页 |
| 4 取代基对二亚胺吡啶Re(Ⅰ)三羰基配合物性质的理论研究 | 第35-53页 |
| 4.1 引言 | 第35-36页 |
| 4.2 计算方法 | 第36-38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2页 |
| 4.3.1 基态与激发态构型的优化 | 第38-40页 |
| 4.3.2 吸收光谱 | 第40-46页 |
| 4.3.3 发射光谱 | 第46-49页 |
| 4.3.4 OLED性能的比较 | 第49-51页 |
| 4.3.5 磷光量子产率(Φ) | 第51-52页 |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 5 总结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