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重点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单元划分--以晋城和阳泉矿区为例
|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研究基础 | 第16-25页 |
| 1.1 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1.3 存在问题 | 第21页 |
| 1.4 研究方案 | 第21-24页 |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24-25页 |
| 2 地质背景 | 第25-32页 |
| 2.1 研究区位置 | 第25页 |
| 2.2 含煤地层 | 第25-27页 |
| 2.3 地质构造 | 第27-29页 |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9-3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研究区煤层气储层特征 | 第32-58页 |
| 3.1 煤岩煤质特征 | 第32-34页 |
| 3.2 煤储层展布特征 | 第34-41页 |
| 3.3 含气性特征 | 第41-44页 |
| 3.4 煤层孔裂隙特征 | 第44-50页 |
| 3.5 煤层渗透性特征 | 第50-53页 |
| 3.6 煤层气地下水封闭特征 | 第53-54页 |
| 3.7 煤层气剩余资源量计算 | 第54-57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4 煤储层可改造性 | 第58-70页 |
| 4.1 储层压力特征 | 第58-61页 |
| 4.2 煤岩力学性质 | 第61-68页 |
| 4.3 煤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 | 第68-6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5 煤层气开发单元划分 | 第70-92页 |
| 5.1 二维地应力模拟 | 第70-76页 |
| 5.2 储层物性开发单元划分 | 第76-82页 |
| 5.3 煤与煤层气协同开发开发单元划分 | 第82-9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6 结论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2-10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