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专利技术价值评估研究--以煤基合成气净化专利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7页 |
1.5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专利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 第18-30页 |
2.1 专利技术及其价值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1.1 专利技术的定义 | 第18-19页 |
2.1.2 专利技术的特性 | 第19-21页 |
2.1.3 专利价值的定义及特性 | 第21-22页 |
2.2 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在专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2.3 实物期权法在专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第24-30页 |
2.3.1 期权 | 第24-26页 |
2.3.2 实物期权相关理论 | 第26-27页 |
2.3.3 专利的期权属性 | 第27-28页 |
2.3.4 专利的实物期权类型 | 第28-30页 |
第3章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专利技术分析 | 第30-41页 |
3.1 产品生命周期 | 第30-32页 |
3.1.1 产品生命周期的定义 | 第30页 |
3.1.2 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 | 第30-32页 |
3.2 专利技术生命周期 | 第32-34页 |
3.2.1 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的定义 | 第32页 |
3.2.2 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 | 第32-34页 |
3.3 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的判断方法 | 第34-39页 |
3.3.1 专利指标分析法 | 第34-36页 |
3.3.2 数学模型法 | 第36-39页 |
3.4 专利技术剩余寿命的表现形式及确定 | 第39-41页 |
第4章 专利技术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 第41-59页 |
4.1 动态收益法确定专利净现值 | 第41-52页 |
4.1.1 模型简介 | 第42页 |
4.1.2 模型的计算方法 | 第42页 |
4.1.3 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净现值 | 第42-45页 |
4.1.4 参数的确定 | 第45-52页 |
4.2 二叉树模型确定专利期权价值 | 第52-57页 |
4.2.1 模型简介 | 第52页 |
4.2.2 模型的计算方法 | 第52-56页 |
4.2.3 参数的确定 | 第56-57页 |
4.3 专利技术的整体价值 | 第57-59页 |
第5章 专利技术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第59-73页 |
5.1 案例简介 | 第59-62页 |
5.2 专利生命周期及其剩余寿命分析 | 第62-64页 |
5.3 动态收益法确定专利净现值 | 第64-68页 |
5.3.1 销售收入的预测 | 第64-65页 |
5.3.2 动态利润分成率的确定 | 第65-67页 |
5.3.3 动态折现率的确定 | 第67-68页 |
5.3.4 净现值的确定 | 第68页 |
5.4 二叉树模型确定专利期权价值 | 第68-72页 |
5.4.1 待评估专利所含期权识别 | 第68-69页 |
5.4.2 相关参数的计算 | 第69-71页 |
5.4.3 估算专利技术期权价值 | 第71-72页 |
5.5 专利技术的整体价值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 | 第73页 |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A 分成率评价体系权重确定及打分标准 | 第79-83页 |
附录B 风险评价体系权重确定及打分标准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