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含三唑离子聚电解质的合成及其导电性能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8页
    1.1 聚离子液体电解质第13-20页
        1.1.1 聚离子液体的种类第14-16页
        1.1.2 聚离子液体的合成第16-17页
        1.1.3 聚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第17-19页
        1.1.4 聚离子液体的离子导电率第19-20页
    1.2 三唑及其离子化合物第20-22页
    1.3 超支化聚合物第22-23页
    1.4 易位环化聚合第23-28页
        1.4.1 易位环化聚合的背景第23页
        1.4.2 易位环化聚合的机理第23-24页
        1.4.3 易位环化聚合的应用第24-28页
    1.5 三唑啉二酮亲烯加成反应第28-31页
        1.5.1 三唑啉二酮的反应性第28-29页
        1.5.2 TAD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第29-31页
    1.6 本论文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8页
第二章 含杂化三唑离子和季铵离子的超支化聚电解质的合成及其离子导电性第38-58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实验部分第38-43页
        2.2.1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第38-40页
        2.2.2 化合物的合成第40-4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3-55页
        2.3.1 单体M1和PEG-N_3的合成第43-44页
        2.3.2 超支化聚三唑电解质的合成第44-47页
        2.3.3 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表征第47-51页
        2.3.4 聚合物的热性能第51-52页
        2.3.5 聚合物的离子导电率第52-54页
        2.3.6 聚合物的电化学稳定性第54-55页
    2.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三章 嵌段共轭聚电解质的合成、自组装及其离子导电性第58-77页
    3.1 引言第58-59页
    3.2 实验部分第59-61页
        3.2.1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第59页
        3.2.2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第59-61页
        3.2.3 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掺杂第6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1-75页
        3.3.1 单体[TMPA]~+[TFSI]~-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62-63页
        3.3.2 MCP制备均聚物和共聚物第63-65页
        3.3.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第65-68页
        3.3.4 聚合物的热性能第68-69页
        3.3.5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第69-70页
        3.3.6 聚合物的自组装第70-73页
        3.3.7 聚合物的离子导电率第73-75页
    3.4 本章小结第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第四章 异型聚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离子导电性第77-93页
    4.1 引言第77页
    4.2 实验部分第77-80页
        4.2.1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第77-78页
        4.2.2 化合物的合成第78-79页
        4.2.3 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掺杂第79页
        4.2.4 碘掺杂第79页
        4.2.5 混合掺杂剂掺杂第79-8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0-91页
        4.3.1 单体TDPAA的合成第80-82页
        4.3.2 共聚物的合成第82-83页
        4.3.3 共聚物的结构表征第83-85页
        4.3.4 共聚物的溶解性表征第85页
        4.3.5 共聚物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85-86页
        4.3.6 共聚物的热性能第86-87页
        4.3.7 共聚物的离子导电性第87-90页
        4.3.8 共聚物的离子-电子双重导电性第90-91页
    4.4 本章小结第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第五章 三唑啉二酮衍生物改性杜仲胶制备聚电解质及其离子导电性第93-113页
    5.1 引言第93页
    5.2 实验部分第93-97页
        5.2.1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第93-94页
        5.2.2 化合物的合成第94-97页
        5.2.3 微型器件的制备第97页
        5.2.4 锂盐掺杂第97页
        5.2.5 制备交联聚合物第97页
        5.2.6 离子凝胶的制备第97页
        5.2.7 拉伸试样的制备第9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7-111页
        5.3.1 PTT的合成和表征第97-100页
        5.3.2 合成[PTT]~+[TFSI]~-EUG和结构表征第100-105页
        5.3.3 改性杜仲胶的热性能第105-106页
        5.3.4 改性杜仲胶的离子导电率第106-108页
        5.3.5 改性杜仲胶的力学性能第108-109页
        5.3.6 离子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第109-111页
    5.4 本章小结第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第六章 基于Alder-ene反应的聚脲唑的合成与表征第113-125页
    6.1 引言第113-114页
    6.2 实验部分第114-117页
        6.2.1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第114-115页
        6.2.2 聚脲唑的合成第115-117页
        6.2.3 聚合物的动态可逆性测试第11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17-124页
        6.3.1 单体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117-121页
        6.3.2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第121-124页
    6.4 本章小结第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5页
全文总结和创新点第125-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峰介孔二氧化硅负载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机理研究
下一篇:氰基桥联Fe~Ⅱ、Co~Ⅱ自旋转变配合物的构筑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