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1页 |
1.1 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 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抑制作用 | 第15-19页 |
1.2.1 中药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有效成分 | 第16-17页 |
1.2.2 中药抗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机制 | 第17-18页 |
1.2.3 清热解毒中药在抗菌领域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典型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的应用 | 第19-21页 |
1.3.1 C.elegans生物学特征 | 第19-20页 |
1.3.2 C.elegans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广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线虫感染模型的优化 | 第21-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4页 |
2.1.1 药品和试剂 | 第21-22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1.3 细菌菌株、线虫 | 第22页 |
2.1.4 培养基及配制方法 | 第22-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2.2.1 细菌的传代 | 第24页 |
2.2.2 XDRABGZ-JZH-1体外药敏试验 | 第24-25页 |
2.2.3 C.elegans的培养及接种 | 第25-26页 |
2.2.4 C.elegans同步化 | 第26-27页 |
2.2.5 感染条件的优化 | 第27-29页 |
2.2.6 Z'因子计算 | 第29页 |
2.2.7 细菌感染路径示踪 | 第29页 |
2.2.8 统计分析 | 第29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9-35页 |
2.3.1 XDRABGZ-JZH-1体外药敏试验 | 第29-30页 |
2.3.2 XDRAB-C.elegans感染模型的优化 | 第30-33页 |
2.3.3 XDRAB-C.elegans感染模型可靠性评价 | 第33-34页 |
2.3.4 细菌感染路径示踪 | 第34-35页 |
2.4 讨论 | 第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清热解毒中药抗XDRAB活性的筛选 | 第36-4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3.1.1 药品和试剂 | 第36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36-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3.2.1 药材的提取 | 第37-38页 |
3.2.2 抗XDRAB中药提取物的筛选研究 | 第3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8-46页 |
3.4 讨论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牡丹皮主要成分的体内外抗XDRAB活性研究 | 第48-53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4.1.1 药品和试剂 | 第48页 |
4.1.2 仪器设备 | 第4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4.2.1 XDRAB-C.elegans感染模型验证牡丹皮主要成分的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 第48页 |
4.2.2 牡丹皮主要成分抗XDRAB体外药敏试验 | 第48-50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0页 |
4.3.1 牡丹皮主要成分对XDRAB的体内抑菌作用 | 第50页 |
4.3.2 牡丹皮主要成分对XDRAB体外抑菌作用 | 第50页 |
4.4 讨论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5.1 结论 | 第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1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