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全面抗战时期迁川工厂联合会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18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1-15页
    (三)资料来源第15-16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6页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一章 迁川工厂联合会的演变历程第18-29页
    第一节 厂矿内迁与迁川工厂联合会的孕育第18-22页
        一、战时沿海工厂的内迁第18-21页
        二、迁川工厂联合会的孕育第21-22页
    第二节 迁川工厂联合会的演变历程第22-29页
        一、迁川工厂联合会的快速发展(1938年4月至1941年)第23-25页
        二、迁川工厂联合会陷入困境(1942年至1945年)第25-27页
        三、迁川工厂联合会的结束(1945年至1949年)第27-29页
第二章 迁川工厂联合会的组织与职能第29-55页
    第一节 组织框架第29-33页
        一、会员成分及权利义务第29-30页
        二、会员大会第30-31页
        三、领导体制第31-33页
    第二节 机构设置及职权第33-37页
        一、理事会第34-36页
        二、监事会第36-37页
        三、专门性的办事机构第37页
    第三节 主要职能第37-55页
        一、经济职能第38-49页
        二、政治职能第49-52页
        三、公益职能第52-55页
第三章 迁川工厂联合会与工商社团的联系第55-65页
    第一节 与四大工业团体的联系第55-60页
        一、与中国全国工业协会的联系第55-57页
        二、与其他三个工业团体之间的联系第57-60页
    第二节 与其他工商社团的联系第60-65页
        一、与重庆机器工业同业公会的联系第60-62页
        二、与中华工商协会、重庆市商会等社团的联系第62-65页
第四章 迁川工厂联合会的历史评价第65-83页
    第一节 在大后方社团史上的地位第65-67页
    第二节 对抗战的贡献第67-72页
        一、会员工厂对抗战的贡献第67-70页
        二、积极参加劳军献金活动第70-72页
    第三节 对大后方经济开发的贡献第72-83页
        一、为抗战大后方开发的献计献策第73-76页
        二、对抗战大后方的经济调查研究第76-78页
        三、协助解决后方工业界遇到的经济、技术问题第78-83页
结语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99页
附录第99-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战时广东旅渝同乡会研究(1937-1945)
下一篇:湖南省大遗址保护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