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3-17页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0.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0.2.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0.2.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0.3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0.3.1 创新点 | 第16页 |
0.3.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1 城市交通与空气质量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1.1 城市交通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1.1.1 公共交通的定义 | 第17页 |
1.1.2 私人交通的定义 | 第17-18页 |
1.2 空气质量概念的界定及指标选取 | 第18-19页 |
1.2.1 空气质量的界定 | 第18页 |
1.2.2 空气质量指标选择 | 第18-19页 |
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9-26页 |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19页 |
2.1.1 数据来源 | 第19页 |
2.1.2 数据处理 | 第19页 |
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9-26页 |
2.2.1 公共交通对比分析 | 第19-21页 |
2.2.2 私人交通描述分析 | 第21-22页 |
2.2.3 空气质量对比分析 | 第22-26页 |
3 城市交通对空气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6-47页 |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26-28页 |
3.1.1 模型的选择 | 第26-27页 |
3.1.2 模型的方法 | 第27-28页 |
3.2 城市交通增长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第28-47页 |
3.2.1 单位根检验 | 第28-34页 |
3.2.2 面板模型的选择与回归 | 第34-36页 |
3.2.3 实证结果 | 第36-47页 |
4 城市交通发展路径选择 | 第47-52页 |
4.1 公共交通发展 | 第47-49页 |
4.1.1 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RT) | 第47-48页 |
4.1.2 发展地下轨道公共交通 | 第48-49页 |
4.2 私人交通发展 | 第49页 |
4.2.1 推行新能源汽车 | 第49页 |
4.2.2 改进汽车动力材料 | 第49页 |
4.3 政策性举措 | 第49-52页 |
4.3.1 充分发挥治污减排作用 | 第49-50页 |
4.3.2 建立汽车污染防治监控系统 | 第50页 |
4.3.3 实现城市规模的适度扩张 | 第50-51页 |
4.3.4 限行政策的执行与监管 | 第51-52页 |
5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第52-5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5.2 政策性建议 | 第52-55页 |
5.2.1 充分发挥治污减排作用,构建城市生态交通系统 | 第52-53页 |
5.2.2 结合城市异质性,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 | 第53页 |
5.2.3 多措并施打造和谐城市交通系统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