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1.4.1 小组工作 | 第18-19页 |
1.4.2 农村留守儿童 | 第19页 |
1.4.3 同辈群体 | 第19页 |
1.4.4 同辈支持 | 第19-20页 |
1.5 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1.5.1 优势视角理论 | 第20页 |
1.5.2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 第20-21页 |
1.5.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1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6.1 访谈法 | 第21-22页 |
1.6.2 问卷调查法 | 第22页 |
1.6.3 观察法 | 第22-23页 |
第二章 J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同辈支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38页 |
2.1 J小学概况介绍 | 第23页 |
2.2 J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同辈支持的现状 | 第23-31页 |
2.2.1 资料收集 | 第23-24页 |
2.2.2 基本生活状况 | 第24-25页 |
2.2.3 人际交往情况 | 第25-26页 |
2.2.4 情感支持情况 | 第26-27页 |
2.2.5 学业帮助情况 | 第27-29页 |
2.2.6 校园安全支持状况 | 第29-31页 |
2.3 农村留守儿童在获得同辈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2.3.1 人际交往不频繁 | 第31-32页 |
2.3.2 情感支持不足 | 第32页 |
2.3.3 学业帮助缺少 | 第32页 |
2.3.4 校园安全支持缺乏 | 第32页 |
2.4 农村留守儿童同辈支持的需求分析 | 第32-35页 |
2.4.1 寻求友谊的需求 | 第33页 |
2.4.2 获得情感慰藉的需求 | 第33-34页 |
2.4.3 获得学业帮助的需求 | 第34-35页 |
2.4.4 获得校园安全支持的需求 | 第35页 |
2.5 J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同辈支持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2.5.1 内在个体因素 | 第35-36页 |
2.5.2 外在环境因素 | 第36页 |
2.6 小组工作在增强J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同辈支持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6-38页 |
2.6.1 必要性分析 | 第36-37页 |
2.6.2 可行性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小组工作在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同辈支持中的实务过程 | 第38-53页 |
3.1 同辈支持小组的实施计划 | 第38-39页 |
3.1.1 总目标 | 第38页 |
3.1.2 分目标 | 第38页 |
3.1.3 小组计划 | 第38-39页 |
3.1.4 小组组员的招募 | 第39页 |
3.2 小组实施过程与过程分析 | 第39-47页 |
3.3 小组工作实务介入的评估 | 第47-53页 |
3.3.1 小组活动的过程评估 | 第47-49页 |
3.3.2 小组活动的效果评估 | 第49-53页 |
第四章 小组工作在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同辈支持中的反思与展望 | 第53-58页 |
4.1 反思 | 第53-55页 |
4.2 展望 | 第55-58页 |
4.2.1 加快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机制的建立 | 第55-56页 |
4.2.2 促进学校与专业社工机构的合作 | 第56页 |
4.2.3 加强留守儿童社会资源的整合,联结社区、学校与家庭 | 第56-57页 |
4.2.4 促进校内志愿服务的加入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一 | 第64-66页 |
附录二 | 第66-67页 |
附录三 | 第67-68页 |
附录四 | 第68-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