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S市国税局纳税服务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8页
    0.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0.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0.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0.2.2 现实意义第12页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0.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0.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0.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0.4.1 研究思路第17页
        0.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第18-23页
    1.1 相关概念第18-19页
        1.1.1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8页
        1.1.2 纳税服务第18-19页
    1.2 基本理论第19-21页
        1.2.1 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第19页
        1.2.2 追求公共利益第19-20页
        1.2.3 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第20页
        1.2.4 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第20页
        1.2.5 承认责任并不简单第20页
        1.2.6 服务,而不是掌舵第20-21页
        1.2.7 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第21页
    1.3 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本文的应用第21-23页
2 S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3-30页
    2.1 S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现状第23页
    2.2 S市国税局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第23-30页
        2.2.1 视自己为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第23-24页
        2.2.2 部门设置繁杂且内部存在壁垒第24-26页
        2.2.3 行政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第26-27页
        2.2.4 纳税人信息流通渠道匮乏,办税流程复杂第27-29页
        2.2.5 责任意识有待加强第29-30页
3 S市国税局纳税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7页
    3.1 传统官僚体制影响及税务局传统职能定位第30-31页
        3.1.1 传统官僚体制的影响第30页
        3.1.2 税务局传统职能定位第30-31页
    3.2 官僚机构部门设置和办事流程不尽合理第31页
        3.2.1 部门改革难度大第31页
        3.2.2 层级制长期影响第31页
    3.3 人事因素及激励机制不完善第31-33页
        3.3.1 人事因素第31-32页
        3.3.2 激励机制不健全第32-33页
    3.4 对公民权的重视不足,办税流程尚未优化第33-35页
        3.4.1 对公民权重视不足第33-34页
        3.4.2 办事流程有待优化第34-35页
    3.5 对责任意识的宣传和监督不足第35-37页
        3.5.1 责任意识宣传不足第35页
        3.5.2 问责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第35-37页
4 S市国税局纳税服务问题的解决方法第37-45页
    4.1 强调国税局的服务功能第37-38页
        4.1.1 加快服务型税务机关建设第37页
        4.1.2 增加公民参与,建立互信社会关系第37-38页
        4.1.3 建立与时俱进的纳税服务规范第38页
    4.2 改革部门设置,打通内部壁垒第38-39页
        4.2.1 改革部门设置第38-39页
        4.2.2 打通组织内部壁垒第39页
    4.3 重视公务员而不是生产率第39-41页
        4.3.1 加强行政人员业务能力培训第39页
        4.3.2 强化行政人员服务意识第39-40页
        4.3.3 关注成员的价值和利益第40页
        4.3.4 全方位健全激励机制第40-41页
    4.4 重视公民权的发展,优化办税流程第41-42页
        4.4.1 推动税务机关思维定式的转变第41页
        4.4.2 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策过程第41-42页
        4.4.3 加大吸引人才力度第42页
        4.4.4 拓展工作视野第42页
        4.4.5 优化办税流程第42页
    4.5 增强责任意识第42-45页
        4.5.1 加强纳税意识宣传第42-43页
        4.5.2 健全问责机制第43页
        4.5.3 健全监督机制第43-45页
结束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TQM理论视角下政务服务中心管理问题研究--以D市P县为例
下一篇:潍坊市公共自行车治理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