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图的导数变式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课程标准 | 第8-9页 |
1.1.2 高中导数知识点的重要性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问题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0-11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2.1.1 概念图 | 第12-13页 |
2.1.2 变式教学 | 第13-14页 |
2.1.3 导数 | 第14-15页 |
2.2 相关知识的界定 | 第15-18页 |
2.2.1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 | 第15-16页 |
2.2.2 概念图的结构 | 第16-18页 |
2.3 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4 概念图应用于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4.1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2.4.2 皮亚杰建构学习理论 | 第20-22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2-36页 |
3.1 实验对象 | 第22页 |
3.2 研究前的准备 | 第22-29页 |
3.2.1 文献研究 | 第23页 |
3.2.2 软件学习 | 第23-24页 |
3.2.3 教学设计 | 第24-28页 |
3.2.4 教案设计 | 第28页 |
3.2.5 前测试卷 | 第28-29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9-36页 |
3.3.1 文献研究法 | 第29页 |
3.3.2 实验研究法 | 第29-31页 |
3.3.3 调查研究法 | 第31-36页 |
4. 课堂实践研究 | 第36-48页 |
4.1 导数的几何意义及曲线切线问题教学实践 | 第37-42页 |
4.2 导数的单调性教学实践 | 第42-44页 |
4.3 导数的极值与最值教学实践 | 第44-46页 |
4.4 教学反思 | 第46-48页 |
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48-61页 |
5.1 前测 | 第48-49页 |
5.2 后测 | 第49-51页 |
5.2.1 后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分析 | 第49-50页 |
5.2.2 实验班男女生后测成绩分析 | 第50-51页 |
5.3 调查问卷 | 第51-57页 |
5.4 访谈 | 第57-61页 |
5.4.1 学生访谈 | 第57-59页 |
5.4.2 教师访谈 | 第59-61页 |
6. 结论、反思及展望 | 第61-6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6.2 反思 | 第62-63页 |
6.3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Ⅰ 前测试卷:导数的应用测试卷 | 第66-68页 |
附录Ⅱ 后测试卷:导数及其应用测试 | 第68-72页 |
附录Ⅲ 概念图使用效果调查问卷 | 第72-74页 |
附录Ⅳ 学生访谈提纲 | 第74-76页 |
附录Ⅴ 教师访谈提纲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