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7页 |
1.1 前言 | 第12-13页 |
1.2 氧化石墨烯 | 第13-15页 |
1.2.1 制备 | 第13-14页 |
1.2.2 结构 | 第14-15页 |
1.2.3 性能 | 第15页 |
1.3 氧化石墨烯的尺寸分级方法 | 第15-24页 |
1.3.1 控制氧化条件 | 第16-18页 |
1.3.2 离心法分离法 | 第18-19页 |
1.3.3 调节pH法 | 第19-21页 |
1.3.4 超声法 | 第21页 |
1.3.5 液晶法 | 第21-22页 |
1.3.6 抽滤法 | 第22-24页 |
1.3.7 电泳法 | 第24页 |
1.4 氧化石墨烯对聚合物的增强 | 第24-30页 |
1.4.1 宽尺寸分布氧化石墨烯的增强作用 | 第25-27页 |
1.4.2 窄尺寸分布氧化石墨烯的增强作用 | 第27-30页 |
1.5 氧化石墨烯气凝胶材料 | 第30-35页 |
1.5.1 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制备方法 | 第30-33页 |
1.5.2 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结构与性能 | 第33-34页 |
1.5.3 大尺寸氧化石墨烯制备气凝胶 | 第34-35页 |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第二章 基于循环流体法的氧化石墨烯尺寸分级 | 第37-58页 |
2.1 引言 | 第37-3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8-42页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8页 |
2.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38-39页 |
2.2.3 氧化石墨烯的尺寸分级 | 第39-40页 |
2.2.4 不同尺寸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 第40-41页 |
2.2.5 测试与表征 | 第41-4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7页 |
2.3.1 尺寸分级的机理 | 第42-45页 |
2.3.2 分级氧化石墨烯的zeta电位 | 第45-47页 |
2.3.3 不同尺寸GO的尺寸分布 | 第47-50页 |
2.3.4 分级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基团 | 第50-53页 |
2.3.5 分级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 | 第53-54页 |
2.3.6 分级氧化石墨烯的热性能 | 第54-5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不同尺寸氧化石墨烯对尼龙6纤维的增强 | 第58-97页 |
3.1 引言 | 第5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8-64页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58-59页 |
3.2.2 氧化石墨烯接枝尼龙6复合物的制备 | 第59-60页 |
3.2.3 尼龙6/小尺寸氧化石墨烯共混物的制备 | 第60页 |
3.2.4 接枝萘胺的尼龙6的制备 | 第60-61页 |
3.2.5 尼龙6复合纤维的制备 | 第61-62页 |
3.2.6 附着四氧化三铁纳米晶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62页 |
3.2.7 测试与表征 | 第62-64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64-96页 |
3.3.1 不同尺寸氧化石墨烯在己内酰胺中的分散性 | 第64-71页 |
3.3.2 接枝氧化石墨烯在尼龙6复合物中的分散性 | 第71-74页 |
3.3.3 接枝氧化石墨烯和尼龙6的相互作用 | 第74-79页 |
3.3.4 复合纤维的机械性能 | 第79-88页 |
3.3.5 复合纤维的形貌 | 第88-93页 |
3.3.6 接枝的小尺寸氧化石墨烯对纤维的增强模型 | 第93-94页 |
3.3.7 接枝类氧化石墨烯结构物质的尼龙6对纤维的影响 | 第94-9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四章 还原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 第97-109页 |
4.1 引言 | 第9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7-99页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97-98页 |
4.2.2 水热法制备还原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 | 第98页 |
4.2.3 冷冻干燥法制备还原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 | 第98页 |
4.2.4 测试与表征 | 第98-99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99-108页 |
4.3.1 水热法制气凝胶的形貌 | 第99-100页 |
4.3.2 水热法制备的气凝胶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100-102页 |
4.3.3 水热法制气凝胶的吸附性能 | 第102-103页 |
4.3.4 直接冷冻干燥法制气凝胶的疏水性 | 第103-106页 |
4.3.5 直接冷冻干燥法制气凝胶对油脂的吸附性能 | 第106-107页 |
4.3.6 直接冷冻干燥法制气凝胶油水分离能力 | 第107-10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五章 改性电气石掺杂大尺寸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的研究 | 第109-142页 |
5.1 引言 | 第109-11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0-114页 |
5.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110页 |
5.2.2 微纳级电气石的制备 | 第110-111页 |
5.2.3 微纳级电气石的表面修饰 | 第111页 |
5.2.4 改性电气石掺杂大尺寸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 | 第111-112页 |
5.2.5 测试与表征 | 第112-114页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114-141页 |
5.3.1 电气石的表面基团和化学元素分析 | 第114-116页 |
5.3.2 电气石在水中和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的分散性 | 第116-117页 |
5.3.3 电气石在LGO表面的分布 | 第117-119页 |
5.3.4 气凝胶结构分析 | 第119-121页 |
5.3.5 改性纳米级电气石在气凝胶中的分布 | 第121-123页 |
5.3.6 改性纳米级电气石对气凝胶密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5.3.7 气凝胶的抗压性能 | 第124-127页 |
5.3.8 气凝胶的过滤性能 | 第127-14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2-144页 |
6.1 总结 | 第142-143页 |
6.2 展望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62页 |
博士期间工作 | 第162-164页 |
致谢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