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汉语文化背景下名字—面孔匹配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前言第13-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7页
    2.1 名字-面孔匹配效应概念界定第15-20页
        2.1.1 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的定义第15页
        2.1.2 名字刻板印象第15-19页
        2.1.3 道林格雷效应第19-20页
    2.2 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的研究方法第20页
    2.3 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研究进展第20-22页
        2.3.1 名字面孔匹配研究第20-21页
        2.3.2 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相关研究第21-22页
    2.4 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的影响因素第22-24页
        2.4.1 名字面孔特点对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的影响第22-23页
        2.4.2 个体特点对名字面孔-面孔匹配效应的影响第23-24页
        2.4.3 文化背景对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的影响第24页
    2.5 汉语文化背景下的名字第24-27页
        2.5.1 汉语文化背景下的名字特点第24-25页
        2.5.2 中西方名字的对比第25-27页
3 问题提出第27-31页
    3.1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7页
    3.2 研究内容第27-29页
        3.2.1 研究总流程图第28页
        3.2.2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第28-29页
    3.3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第29-31页
        3.3.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29-30页
        3.3.2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30页
        3.3.3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0-31页
4 预实验一 选项数量对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的影响第31-35页
    4.1 研究目的第31页
    4.2 研究假设第31页
    4.3 实验方法第31-33页
        4.3.1 被试第31页
        4.3.2 实验设计第31-32页
        4.3.3 实验材料第32-33页
        4.3.4 实验流程第33页
    4.4 结果第33-34页
    4.5 讨论第34-35页
5 预实验二 名字常见度对名字面孔匹配的影响第35-40页
    5.1 研究目的第35页
    5.2 研究假设第35页
    5.3 研究方法第35-36页
        5.3.1 被试第35页
        5.3.2 研究材料第35-36页
        5.3.3 研究程序第36页
    5.4 结果第36-38页
        5.4.1 名字常见度描述性统计第36页
        5.4.2 名字常见度对名字-面孔匹配率的影响第36-38页
    5.5 讨论第38-40页
6 研究一 大学生常见名字的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第40-46页
    6.1 研究目的第40页
    6.2 研究假设第40页
    6.3 研究方法第40-43页
        6.3.1 被试第40-41页
        6.3.2 实验设计第41页
        6.3.3 实验材料第41页
        6.3.4 实验流程第41-43页
    6.4 结果第43页
    6.5 讨论第43-46页
7 研究二 不同年龄阶段的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研究第46-53页
    7.1 研究目的第46页
    7.2 研究假设第46页
    7.3 实验设计与方法第46-49页
        7.3.1 被试第46-47页
        7.3.2 实验设计第47页
        7.3.3 实验材料第47-49页
        7.3.4 实验程序第49页
    7.4 结果第49-51页
        7.4.1 呈现方式与年龄在名字-面孔匹配率与随机水平的差异检验第49-50页
        7.4.2 年龄与呈现方式对名字-面孔匹配率的影响第50-51页
    7.5 讨论第51-53页
8 研究三 期待类型对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的影响第53-60页
    8.1 研究目的第53页
    8.2 研究假设第53页
    8.3 实验材料与设计第53-55页
        8.3.1 被试第53页
        8.3.2 实验材料第53-54页
        8.3.3 实验设计第54页
        8.3.4 实验流程第54-55页
    8.4 结果第55-58页
        8.4.1 期待类型与年龄在名字-面孔匹配率上的描述性统计第55-56页
        8.4.2 期待类型与年龄在名字-面孔匹配率上的方差分析第56-57页
        8.4.3 年龄与期待类型在名字-面孔匹配率上的简单效应分析第57-58页
    8.5 讨论第58-60页
9 总讨论第60-64页
    9.1 名字常见度对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的影响第60-61页
    9.2 汉语文化背景下的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第61页
    9.3 呈现方式对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的影响第61-62页
    9.4 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的年龄差异第62-63页
    9.5 名字期待类型与名字-面孔匹配效应第63-64页
10 结论第64-65页
11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74页
附录第74-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我在正念冥想中的作用
下一篇:调节定向对支持—挑战性建言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