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2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端粒与端粒酶 | 第9-25页 |
1.2.1 端粒概述 | 第9-10页 |
1.2.2 端粒酶 | 第10-11页 |
1.2.3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 第11-25页 |
1.3 DNA链取代反应 | 第25-27页 |
1.4 球形核酸结构(SNA) | 第27-30页 |
1.5 论文的指导思想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基于AuNP的SNA结构检测端粒酶活性与肿瘤治疗 | 第32-48页 |
2.1 前言 | 第32-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8页 |
2.2.1 试剂 | 第34-35页 |
2.2.2 仪器 | 第35-36页 |
2.2.3 AuNP的合成 | 第36页 |
2.2.4 DNA溶液的配置与退火 | 第36页 |
2.2.5 SNA结构的探针合成 | 第36页 |
2.2.6 细胞的培养与端粒酶的提取 | 第36-37页 |
2.2.7 端粒酶延伸反应 | 第37页 |
2.2.8 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成像 | 第37页 |
2.2.9 细胞流式分析 | 第37页 |
2.2.10 细胞TEM制样 | 第37-38页 |
2.2.11 凝胶电泳分析 | 第38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6页 |
2.3.1 基于AuNP的SNA结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原理 | 第38页 |
2.3.2 SNA结构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39页 |
2.3.3 SNA探针的靶向性、细胞毒性和稳定性 | 第39-42页 |
2.3.4 SNA结构的探针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可行性探究 | 第42-43页 |
2.3.5 优化SNA结构探针的制备 | 第43-44页 |
2.3.6 SNA结构的探针检测细胞裂解液中端粒酶的活性 | 第44页 |
2.3.7 SNA结构的探针的细胞内端粒酶的成像 | 第44-46页 |
2.3.8 基于AuNP的SNA探针进行载药并用于细胞治疗 | 第46页 |
2.4 结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基于AgNC和磁珠的SNA结构检测端粒酶活性 | 第48-60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3.2.2 DNA序列 | 第50页 |
3.2.3 实验仪器 | 第50-51页 |
3.2.4 DNA溶液的配置 | 第51页 |
3.2.5 磁珠SNA结构制备 | 第51页 |
3.2.6 细胞的培养 | 第51页 |
3.2.7 端粒酶的提取 | 第51页 |
3.2.8 端粒酶延伸的反应 | 第51页 |
3.2.9 DNA与磁珠的杂交 | 第51-52页 |
3.2.10 DNA与磁珠取代 | 第52页 |
3.2.11 银纳米簇的制备 | 第52页 |
3.2.12 凝胶电泳分析 | 第52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3.3.1 基于AgNC和磁珠的SNA结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原理 | 第52-53页 |
3.3.2 基于DNA模板合成AgNC的荧光性质 | 第53-54页 |
3.3.3 AgNC合成方式的优化 | 第54-55页 |
3.3.4 AgNC合成DNA、AgNO_3与NaBH_4比率的优化 | 第55-56页 |
3.3.5 AgNC合成温度的优化 | 第56页 |
3.3.6 AgNC合成时间的优化 | 第56-57页 |
3.3.7 基于磁珠的SNA结构合成的表征 | 第57页 |
3.3.8 基于AgNC和磁珠的SNA结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可行性分析 | 第57-59页 |
3.4 结论 | 第59-60页 |
第四章 结论及主要创新点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