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无人驾驶飞机论文

多旋翼无人机室内试验系统构建及定位与控制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1.1.1 课题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第16-18页
第2章 多旋翼无人机室内试验系统第18-36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试验系统概览第18-19页
    2.3 视觉定位系统构建第19-26页
        2.3.1 基本组成部件第20-23页
        2.3.2 定位系统构建第23-26页
    2.4 多旋翼机体平台第26-30页
        2.4.1 多旋翼机体选型原则第26-27页
        2.4.2 多旋翼硬件系统平台概览第27-28页
        2.4.3 PixHawk飞行控制模块第28-30页
        2.4.4 电机及驱动模块第30页
        2.4.5 电源模块第30页
    2.5 通讯链路的方案设计第30-34页
        2.5.1 通讯链路第31-33页
        2.5.2 试验系统的通讯延时第33-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地面站系统软件的设计第36-52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地面站系统的功能框架第36-37页
    3.3 地面站系统的软件框架设计第37-39页
    3.4 通信设置功能第39-47页
        3.4.1 UDP通讯第39-43页
        3.4.2 上行串口通讯第43-46页
        3.4.3 下行串口通讯第46-47页
    3.5 状态监测显示功能第47-51页
        3.5.1 虚拟仪表显示第47-49页
        3.5.2 飞行状态参数显示第49-50页
        3.5.3 3D场景显示第50-51页
    3.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六旋翼建模及控制律的设计第52-74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结构分析和工作原理介绍第52-55页
    4.3 基于牛顿-欧拉公式的动力学建模第55-61页
        4.3.1 基本条件假设第55页
        4.3.2 坐标系定义第55-56页
        4.3.3 线运动模型第56-58页
        4.3.4 角运动模型第58-61页
    4.4 LQR控制器设计第61-72页
        4.4.1 模型优化第61-63页
        4.4.2 LQR控制理论基础第63-64页
        4.4.3 基于LQR的姿态控制器设计及仿真第64-69页
        4.4.4 基于LQR的高度控制器设计及仿真第69-70页
        4.4.5 基于LQR的x和y位置控制器设计及仿真第70-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5章 六旋翼自主控制实验的研究第74-84页
    5.1 引言第74页
    5.2 实验方案设计第74-75页
    5.3 六旋翼自主控制实验第75-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6.1 总结第84-85页
    6.2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2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定翼无人机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设计
下一篇:基于伺服补偿的四旋翼飞行器多目标优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