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4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公司归入权概述 | 第15-23页 |
第一节 公司归入权的概念与特征 | 第15-16页 |
一、公司归入权的概念 | 第15页 |
二、公司归入权的法律特征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公司归入权的法律性质 | 第16-21页 |
一、关于公司归入权性质的各学说概述 | 第16-18页 |
二、公司归入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债权请求权 | 第18-21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司归入权制度的法理基础——诚实信用的忠实义务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我国公司归入权的法律适用及行使制度 | 第23-32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归入权法律适用的类型化分析 | 第23-29页 |
一、违规自我交易及其评述 | 第23-24页 |
二、篡夺公司机会及其评述 | 第24-26页 |
三、违反竞业禁止义务及其评述 | 第26-27页 |
四、其他的法律适用情形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归入权的行使制度 | 第29-32页 |
一、我国公司归入权行使制度的现状 | 第29-30页 |
二、我国公司归入权行使制度的不足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归入权制度的完善 | 第32-43页 |
第一节 公司归入权行使制度的完善 | 第32-40页 |
一、公司归入权行使主体及其法定顺序 | 第32-33页 |
二、公司归入权行使对象范围 | 第33-35页 |
三、公司归入权的行使方式与期限 | 第35-38页 |
四、公司归入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竞合之处理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公司归入权辅助制度的完善 | 第40-43页 |
一、建立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0页 |
二、预防和禁止滥诉 | 第40-41页 |
三、引入团体诉讼制度 | 第41页 |
四、股东派生诉讼与公益诉讼及小额诉讼制度的有效配合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