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18页 |
第一章 股权善意取得中的无权处分 | 第18-27页 |
第一节 作为处分客体的股权 | 第18-22页 |
一、股权的性质 | 第18-20页 |
二、股权的特征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股权无权处分的界定 | 第22-23页 |
一、无权处分 | 第22页 |
二、股权的权利主体认定 | 第22-23页 |
第三节 股权无权处分的分类 | 第23-27页 |
一、名义股东的处分 | 第23-24页 |
二、“一股二卖”时的无权处分 | 第24-25页 |
三、前转让行为无效时的无权处分 | 第25-26页 |
四、夫妻共有的股权未经对方同意的转让不属于无权处分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股权善意取得中的善意 | 第27-38页 |
第一节 善意的概念 | 第27-30页 |
一、什么是善意 | 第27-29页 |
二、善意与过失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善意的判断标准 | 第30-33页 |
一、第三人的无过失及合理注意义务 | 第30-32页 |
二、善意的几个参考标准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善意的证明责任 | 第33-35页 |
一、股权登记的公信力 | 第34页 |
二、证明责任分配规则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善意的认定时点 | 第35-38页 |
第三章 股权善意取得的形式要件 | 第38-45页 |
第一节 股权变动模式 | 第38-41页 |
一、各学说 | 第38-40页 |
二、意思主义模式及理由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以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善意取得形式要件 | 第41-45页 |
一、意思主义与善意取得 | 第42页 |
二、公示的公信力 | 第42页 |
三、彻底的取得权利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