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高效的OFDM信号设计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 研究现状与挑战 | 第16-23页 |
1.2.1 高能效的OFDM信号设计 | 第16-21页 |
1.2.2 高谱效的OFDM信号设计 | 第21-23页 |
1.2.3 能谱高效的OFDM信号设计 | 第2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3-26页 |
2 OFDM信号的特性 | 第26-49页 |
2.1 OFDM概述 | 第26-31页 |
2.1.1 OFDM调制 | 第26-28页 |
2.1.2 循环前缀 | 第28-31页 |
2.2 功率放大器 | 第31-34页 |
2.3 OFDM信号的时域特性 | 第34-44页 |
2.3.1 OFDM信号的统计分布 | 第34-36页 |
2.3.2 功率放大器对OFDM信号的影响 | 第36-38页 |
2.3.3 OFDM信号幅值波动的度量 | 第38-41页 |
2.3.4 OFDM信号对能量效率的影响 | 第41-44页 |
2.4 OFDM信号的频谱特性 | 第44-48页 |
2.4.1 OFD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 第44-46页 |
2.4.2 OFDM信号对频谱效率的影响 | 第46-48页 |
2.5 信号设计对能效与谱效的影响 | 第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3 基于辅助符号的OFDM信号设计 | 第49-71页 |
3.1 引言 | 第49-51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51-53页 |
3.2.1 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 | 第51-52页 |
3.2.2 OFDM信号的频谱泄漏 | 第52-53页 |
3.3 辅助符号方法 | 第53-57页 |
3.4 低复杂度辅助符号方法 | 第57-60页 |
3.4.1 降低峰均功率比 | 第57-58页 |
3.4.2 降低频谱泄漏 | 第58-59页 |
3.4.3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59-60页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0-70页 |
3.5.1 辅助符号方法的仿真结果 | 第61-66页 |
3.5.2 低复杂度辅助符号方法的仿真结果 | 第66-7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4 基于星座修正的OFDM信号设计 | 第71-90页 |
4.1 引言 | 第71-72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72-76页 |
4.2.1 OFDM信号的立方度量 | 第73-74页 |
4.2.2 OFDM信号的频谱泄漏 | 第74-75页 |
4.2.3 误差矢量幅度 | 第75-76页 |
4.3 星座修正方法 | 第76-78页 |
4.4 星座修正方法的优化求解 | 第78-81页 |
4.4.1 凹凸过程算法 | 第78-79页 |
4.4.2 星座修正方法的求解过程 | 第79-81页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1-89页 |
4.5.1 立方度量性能 | 第82-83页 |
4.5.2 能量效率 | 第83-85页 |
4.5.3 频谱泄漏性能 | 第85-86页 |
4.5.4 频谱效率 | 第86-88页 |
4.5.5 误比特率性能 | 第88-8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5 基于相位偏移的OFDM信号设计 | 第90-112页 |
5.1 引言 | 第90-91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91-96页 |
5.2.1 MIMO-OFDM通信系统 | 第92-95页 |
5.2.2 部分传输序列方法 | 第95-96页 |
5.3 相位偏移方法 | 第96-104页 |
5.3.1 相位偏移方法的发送端 | 第97-98页 |
5.3.2 相位偏移方法的接收端 | 第98-103页 |
5.3.3 相位偏移方法的主要步骤 | 第103-104页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104-110页 |
5.4.1 峰均功率比性能 | 第104-106页 |
5.4.2 能量效率 | 第106-107页 |
5.4.3 误比特率性能 | 第107-11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12-113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8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128-129页 |